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末一次打长途电话的ldquo虚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一次打长途电话的“虚惊”

孙家汇/文

每当我看到那种黑色方块,上面放有听筒,旁边有一个摇把的老式电话座机时,都会不禁想起我人生第一次打长途电话的情景。年,我在工厂实验室搞毕业实习。那年6月12日北京晚报刊登我人生第一篇文章《鲜明对比真实写照》。我异常兴奋,立即拨打我在密云县雾灵山林场工作,一位要好同学乐志根的电话。当时,我不知道打电话到密云县还需要摇通总机值班室,然后挂郊区长途。等了好长时间,电话终于叫通了。当我从值班电话员口中得知还要付长途电话费,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个穷学生,囊中羞涩的我,吓得用颤抖的手马上把电话给挂断了。

后来得知,由于我的“过失”,乐志根同学以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特意从密云林场请假返京赶回家中,受了场虚惊。

后来,揺把子座机变成了拨号座机,只要你知道对方号码就可以按码拨号。

再后来,拨号机又变成了“按号”机,各个机关和部门都安装了这种电话机。这时,我便产生了一个想法,想在自己家里也装一部座机。

中国通信业70年来的变迁,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看到“我的通信故事”全国征文的消息,我特意翻出我家第一部固定电话的安装单据。我家第一次装电话是年6月5日。如今电话普及到千家万户,这算不了什么,然而在当时还算件新鲜事,喜事呢!当时我不仅激动的挨家挨户分别给亲戚朋友打“从即日起,本人家里有电话了,常联系”,告诉邻居和住家附近的弟弟:东单电话局可以装电话,价钱元,这在当时是最低价。

然而,“好景”不长,电话刚安装上两月,就隔三差五出故障。有一个月,我统计一下,有十二天无法通话。于是我怒气冲冲骑车去东单电话局了。正赶上北京处于暑伏天气,赤日炎炎似火烧,马路上的热气都扑脸,让我大汗淋漓。当时我是一肚子火,心想大热天,这么折腾人,找到他们头儿,非得好好说道说道。

接待我的是头发花白的张局长。他讲:由于设备老化,新设备还没有来,确实给用户带来许多不便,您反映的是实际情况。让您大热天跑来,在这里我代表电话局,给您道歉了。他兴奋的告诉我:我国新生产的大容量的电话自动交换机已经从上海启运,很快即将到京,您反映的这件事,马上就会得到解决。一席话,如同一阵清爽的凉风,吹过我的心头,那个舒服。从他口中我还得知更加感人的一幕:此时此刻,机房里,小伙子们,不顾天气太热,仍然在赤背坚持工作……

果然像那位张局所说:设备不久运来了,电话很快恢复正常,从那以后,电话不再出故障,并且给我家生活增添许多方便和快乐。说起来你也许不信,我还和年已八旬的叔叔在国际长途里聊老北京麻豆腐和豆汁呢。每到春节,我们全家再不用跑到西单电报大楼里打国际长途了,足不出户就能给台湾的叔叔轮流拜年。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改革开放后,中国通信业有了飞速发展。有了手机国际通话业务,简直太方便了,地球仿佛变小了,长途变短途了,它犹如神话小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那双“千里眼、顺风耳”一样,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原标题为:忆电话变化——人生第一次打长途电话经历)

←作者简介

孙家汇,北京人,退休工程师。兴趣爱好广泛,写作、唱歌、摄影、旅行……曾在多家媒体,发表过作品。散文作品曾在海峡两岸年轻的梦征文及第二届“华夏作家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中获优秀奖,年第六届中华老人诗文书画大赛银奖,作品被现代文学馆作永久性收藏。

“我的通信故事”全国征文

投稿及垂询:

1,电子投稿

邮箱:

cuiliangliang

ccidmedia.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