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医院排行榜连续第十一年发布,在本年度入选的40个专科中,有11家成为“双百”医院,即专科声誉标化值满分(80分),科研标化值亦满分(20分),最终综合得分满分(分)。
11月14日下午,复旦版《医院排行榜》公布!医院、医院和医院继续名列排行榜前三甲。
排名第四到第六位的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医院、医院、医院,与排名第九位的医院均很稳定,和去年排名相同。
有变化的是今年排名第七位的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去年排名第八,上升一个名次;去年排名第七位的医院,今年则排名第八位。
变化最大为第十名的“争夺”: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今年进入前十榜单,去年该院排在第12位;医院则由去年的第十位排到了今年的第12位。
十一年来,医院管理研究所借鉴美国“医院排行榜”的评价方法,坚持以临床学科水平、专科声誉为核心,兼顾当年的科研产出。由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排行榜的评选结果亦得到医疗行业广泛认可。
以下为复旦版《医院排行榜》前50名与《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各专科前五名榜单。
复旦版排行榜覆盖全国
十一年前,医院管理研究所率全国之先,启动《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和《医院排行榜》评比工作。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说,本年度排行榜组织者按照往年方法,向专家库里的专家发出邀评挂号函,并根据专家投票产生榜单。今年专家库人数与去年相比创纪录地增加了名,达到名,最终收到回执份,比去年多出份,有效回复率高达64.53%。
目前,医院排行榜甚多,评估内容,対象,数据来源各不同。医院排行榜坚持的标准始终紧紧“咬住”学科建设标杆作用的宗旨不变,其中让“最了解情况的同行专家来评选本专科的医院”、让最懂“学科建设的专家”医院的“专科声誉”也是复旦版排行榜坚持的“不变”原则。目前,复旦版《医院综合排行榜》和复旦版《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是唯一覆盖全国(包括公立、民营、部队和企业等)医院的榜单。
面对重大疫情,看点在哪里?
医院总体名次相比去年也有了变化,比如上海交通大医院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15名,较年排名再上升5位。
在专科综合排行榜上,上医院病理科、医院感染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内分泌科、医院皮肤科、医院消化科、医院小儿内科、上海九院整形外科、医院康复医学科等均获专科第一。
疫情大考之下,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临床能力建设有何方向?医院感染科连续九年蝉联专科榜冠*,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也因疫情成为全网最红的医生。华山感染科作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年H1N1甲型流感、年布尼亚病*感染、年H7N9病*、年埃博拉疫情、年新型冠状病*病等公共卫生“战役”中,始终冲锋在前。
张文宏介绍,目前国内把感染性疾病亚专医院并不多,华山感染科在知名专家戴自英、翁心华教授的带领下,多年来非常注重学科建设,尤其注重亚学科发展,从原来的4个发展到今天的16个,几乎涵盖了当前感染病的全部;打造多学科联合诊治感染病平台,开设全国首个“感染疾病MDT门诊”。通过十年努力,目前华山感染科已经成为全国发热待查诊断的中心之一,诊治的疑难病大于80%。
高解春认为,疫情更能体现学科建设是应对疫情的试金石,事实表明,凡医院,在突发事件面前均表现出了强有力的“医防结合”能力,屡建战功,尤其是感染传染病科、呼吸病科和重症科都为战胜疫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立下奇功的专科,均是在复旦版全国专科声誉排医院,而这些科室的领*人物如广州医院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医院的王辰院士、医院传染病学专家张文宏教授、医院李兰娟院士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邱海波教授等均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临床能力永远是“硬道理”
在本年度入选的40个专科中,有11家成为“双百”医院,即专科声誉标化值满分(80分),科研标化值亦满分(20分),最终综合得分满分(分)。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的整形外科11年来一直位居复旦版专科声誉排行榜第一。该院整形外科主任李青峰教授在谈到常年来如何重视学科建设时说,九院整形外科成立于年6月,是我国整形与修复重建外科发源地之一,学科创建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自建立以来,其临床诊疗水平和规模始终居国内外领先地位。该学科已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20余项,已成为综合实力在亚太地区居领先地位的整形外科医教研中心。
医院最佳专科的内涵是什么?高解春说,最佳专科一定要以解除病人痛苦,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为目标、为己任,临床能力永远是“硬道理”,但不仅仅是拘泥于基础科研和学术论文发表。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也不仅仅是科研成果和SCI论文发表数,而应该是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排行榜存在局限仍将不断完善
医院排行评比,有利于让病人了解医院的专科特色、突出专科的国内国际声誉、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但不可否认,排行榜评选时会面临一些客观存在的局限性,如医院数据的可及性和真实性需要验证,医疗质量评价缺乏客观量化指标,会出现学科建设评价上有一定的滞后性与主观性,不同规模、人数、医院间也可能存在不公平性等。
高解春说,这些弊端会在以后评选中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复旦版排行榜的出炉,有利于推动学科建设;老百姓在疑难杂症就医时,大致有了寻医问药的方向,这是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
来源:健康时报、新民晚报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往期推荐:
1、医院信息化系统全集;
2、国家卫健委:第一阶段重点提升医院(附名单)
3、这医院到年须达到“医院”服务能力要求;
4、国家卫健委:第二阶段重点提升医院(附名单);
5、信息标医院建设;
6、医院评审/评级标准及区别和特点;
7、医联体全面铺开!详解全国医联体四种模式;
8、必藏!医院管理业务与流程;
9、医院看病有多少软件跟着您?
10、电子病历评级要求,医院达标了吗?
11、医共体周报;
12、全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个试点县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