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新民晚报采访言派老生李家载附 [复制链接]

1#

李家载晚年《清官册》选段

三十年前,言菊朋在上海演出时,有一个十三岁的小观众,因为爱听言派戏,所以找了关系,跟着大人去到这位言派创始人的住处。言菊朋一时兴起,随口教了这孩子哼了一段《法场换子》。此后这孩子就常常去找言菊朋教戏。不过,言菊朋来上海的时候不多,对这个年幼的孩子也并没有寄以厚望,教他几段戏不过是好玩的性质。言菊朋去世之后,人们早把这事淡忘了。

言菊朋

一九五零年,上海人民电台在一档京剧节目里播放了言派戏《贺后骂殿》,还没播完,就有许多听众打电话到电台询问播唱者是谁。而言菊朋的女儿言慧珠在初听到这段节目时,还以为是他父亲生前灌制的唱片。谁也想不到,播唱者就是言菊朋生前逢场作戏教了不多几次的那个孩子——李家载。

李家载《白帝城》选段

写遗诏不由孤的珠泪滚滚

叫先生你就是托孤的大臣

小刘禅求先生要多多照应

念在那下南阳三顾的交情

托先生把孙曹一齐扫尽

国家的事与生杀权孤满付与了先生

偿能够扭转炎刘把江山重整

孤死在九泉下也感你的大恩

孤的好先生

叫皇儿上前去把相父拜定

把吾儿并江山都托付与先生

从今后老相父就是儿的亲父

儿若是不纳忠言儿就为不孝你们枉自为人

*国大小要听教训

愿你们内父子而外君臣儿要九叩谢恩

望列公扶炎刘江山重整

有孤王在白帝城永别了众卿

朕气短恕不能一一奉恳

两弟仇东吴恨都化灰尘

十年来,李家载唱的言派戏,成了电台经常播送的京剧节目之一。明天是言菊朋七十诞辰,青岛市京剧团举行的纪念会上,除言慧珠、言少朋、张少楼演出的言派戏外,李家载也将演出《朱痕记》中的“坟台”一折。

李家载

李家载现在上海录音器材厂装配车间工作,是长宁区业余艺术团京剧队队长。他说:“言菊朋先生虽然教过我几段戏,可惜我当时年纪还小,领略的很不够。而且他教我的只有几段零星的唱词,并没有给我说过整出的戏。等我长大以后,虽有学言之心,学起来可难多了。怎么办呢?主要是依靠唱片,我千方百计搜集言菊朋的唱片,前后一共找到四十多张,

差不多重要的唱腔都有了。经过反复地听,反复地捉磨,慢慢儿把言派唱腔的规律摸着了。除唱片以外,我还利用各种机会找人请教。凡是过去和言菊朋熟悉的人到了上海,我总要去拜访他们,从言派的唱腔到表演方法,一一详细打听。这些人里面,特别是过去为言菊朋拉过琴的琴师如李慕良、杨宝忠已经言菊朋的儿子言少朋同志,对我帮助最大。”

《让徐州》

言少朋表演李家载演唱

十多年如一日,李家载终于从只会几段唱词发展到能演十几出整戏。但是李家载学言,并不是死扣死学。第一,他很注重找寻言派唱腔的来源,例如言派名剧《卧龙吊孝》里“空余那美名儿在万古流传”最后四个字的腔来自刘宝全的大鼓调,《打渔杀家》里“桂英我的儿啊”一句的腔是从梆子移植过来的,至于吸收京剧其他派别和其他行当的唱法,就更不胜枚举了,找注了腔的来源,进一步还要熟悉其他各剧种和京剧各流派的特点,才能得到神韵。

所以李家载涉猎的面相当广。第二,言派唱腔有图书的优点,也免不了有一定的短处,某些是由于言菊朋晚年嗓音不足而造成的。例如言派唱腔中有些地方轮廓过大,有些地方唱的气力不够,李家载就作了补救。他说“言菊朋生时最勇于革新,他所期望与我们的也不会是照原样硬搬。”

一见灵位泪涟涟捶胸顿足向谁言

我哭哇哭一声周都督

叫叫一声公瑾先生啊

我的心痛酸那

见灵堂不由人珠泪满面

叫一声公瑾弟细听根源

曹孟德领人马八十三万擅敢夺东吴郡吞并江南

周都督虽年少颇具肝胆

命山人借东风在暗地成全

料不想大英雄不幸命断

空余那美名儿在万古留传

只哭得诸葛亮把肝肠痛断肝肠痛断都督哇

 

只落得口无言心欲问天叹周郎曾顾曲风雅可羡

叹周郎论用兵孙武一般公瑾死亮虽生无弓之箭

知我者是都督怕我的是曹瞒

断肠人难开流泪眼生离死别万唤千呼

不能回言都督哇

解放后,李家载业余不但自己继续钻研言派,而且是业余京剧活动的骨干。他所领导的长宁区业余艺术团京剧队,经常在长宁区工人俱乐部演出。工人文化宫和各区工人俱乐部举行京剧清唱的时候,听众往往要点名李家载去唱言派戏,上了台就一段连一段,不放他下台。此外,还有些爱好言派的工人同志登门求教,找他教唱。据说,华孚钢笔厂的一个青年工人和李家载同厂工作的一个技师,唱得都不坏。(根据年新民晚报欧阳文彬《访长宁区业余艺术团京剧队长李家载》一文整理录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