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
上海郊区气温跌至零下9.8度,
顶着寒风,
陈武章带着姐姐和表弟
一同来到了上海七宝爱心献血站。
这是他第15次献血了,
回忆起第一次献血时的场景,
陈武章笑着说:
“献血站护士打电话给我让我再去一次时,
我还以为自己的血液出了问题,
紧张得要命。”
原来他是Rh(D)阴性血,
在我国,
Rh(D)阴性血人员仅占约3‰,
因为罕见,
时常被人们称为“熊猫血”。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由于自己的血型稀有,
陈武章决定此后每年定期献一次血,
尽可能地帮助到别人。
他目前已经累计献血毫升。
不止自己,
陈武章还发动了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献血,
巧合的是他的姐姐陈玲、
表弟*志伟竟然都是Rh(D)阴性血稀有血型。
于是他们也加入进来,
定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人更是成为了上海闵行区
“Rh(D)阴性血稀有血型献血者应急队伍”中的一员,
分别已捐献、毫升。
42岁的陈武章来自安徽,
在上海从事货车销售,
是一名退伍武警战士。
他说自己在部队时就一直想着要献一次血,
退伍后有次偶然遇到一辆献血车,
他当机立断上车献了第一次血,
与献血队伍结下了这奇妙的缘分。
面对镜头,
他还不忘呼吁更多稀有血型的爱心人士
可以加入到应急志愿者队伍中来,
为医疗急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周慧婕拍客路边视点)
编辑:唐梦葭
推荐阅读觉得不错下方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四连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