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白癜风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新学期开始,食堂开学前工作安排如下:
工作事项
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等。
上班前,做好个人卫生,不戴贵重物品,不化妆、指甲不要过长。
上班期间,注意个人言语,尊重幼儿园的每一位人员,遇见打招呼问好;不离岗,不提前早退
上班按时到岗,进入食堂前,换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穿好工作鞋,工作前洗手。
各个工作间的做好卫生消毒。
幼儿餐具、食堂盆、盘等做好卫生消毒。
食堂物品摆放整齐。
食堂环境干净整洁、无死角
开学后工作安排:
工作时间
大师傅:7:30—11::30—16:30
炊事人员:早班6:30—11::30—16:00
晚班8:30—12::00—17:30
工作流程
大师傅:(空余时间写记录表)
炊事员早班:(空余时间写记录表)
炊事员晚班:(空余时间写记录表)
2.幼儿生活物品消毒蒸箱使用流程
3.食堂物品消毒蒸箱使用流程
4.蒸箱使用流程
5.操作工作要求
(一)洗菜
1.将菜择洗干净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浸泡10分钟,再切配。
2.保证所需菜品现切、现炒,避免切后放置时间过久。
(二)洗水果
1.洗水果用清水浸泡10分钟后,用专用刷具清洗干净。
2.水果现吃现切,避免切后放置时间过久。
(三)洗肉
1.洗肉时要用温热水把肉洗净,然后再进行操作。
2.洗净的肉放在专用的器皿当中。
(四)洗蛋
1.将生鸡蛋皮洗净后方可备用。
2.洗净的鸡蛋放在半成品架上。
(五)洗米
1.洗米次数不要过多,不能用力搓洗。
2.水温不要过高。
3.洗好后的米放在固定的餐盘里蒸制。
四、炊事人员工作要求
(一)炊厨人员工作要求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服从各级领导的指挥,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2.工作时间衣帽鞋干净,不戴饰物,不开玩笑,不串岗,不吸烟,不随地吐痰,入厕时不穿工作服,便后洗手,接触食品用食品夹,工作前洗手、消毒。
3.炊管人员分工、职责明确,要互相配合,按每日出勤人数制作,保证准时开饭。
4.严格遵守食品加工制作程序,做到不买、不收、不做腐烂变质食品,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防止污染,拒绝食物中毒。
5.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每餐餐具要做到洗—刷—冲—消等程序,将洗涤好的餐具、炊具放入消毒柜内用°的蒸汽进行消毒,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6.食堂室内外卫生保持经常化,每日小扫、每周大扫、按区域整理好,食品摆放定位,做到活完一手清。
(二)炉灶安全操作与卫生要求
1.安全操作
使用前应检查灶膛排风系统是否正常。
在点火前应先打开灶膛风机排除炉膛内的煤气。
点火时先关闭炉膛风门,点燃火种再慢慢打开气阀。
逐步打开气阀,以求得合适的火力。
在使用炉灶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场地。
运用风量得当。
在高油温里投料时要适当且沥干水份,动作要稳,不得让油溢出锅边。
揭开带盖加热的容器要用抹布,并在蒸气散发后方可看见里面的原料。
万一遇到操作不当,应当沉着、冷静,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灶炉使用完毕,应及时关闭火种、气阀、风机开关。
2.卫生要求
灶台干净整洁无油污。
每天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灶具、炊具。
操作结束后将灶台擦拭干净,方可现场。
关闭总阀门。
(二)蒸箱、消毒蒸箱安全操作与卫生标准
1.蒸箱、消毒蒸箱安全操作
操作前检查蒸箱水阀是否异常。
检查蒸箱电闸是否正常。
检查蒸箱气阀是否通畅。
蒸箱使用前保持水位正常,方可合闸。
一次蒸箱使用时间在30分钟左右。
蒸箱不能持续工作。
2.蒸箱卫生标准
蒸箱内外干净整洁,专箱专用。
操作后每天清洗一次,每周彻底打开泄水阀冲洗。
蒸箱使用完毕后及时将蒸箱门关好,防止脱落。
3.消毒箱卫生标准
消毒箱内外干净整洁,专箱专用。
保证消毒,餐盘干净整洁无油污。
水具、餐具分箱放置并消毒。
操作后每天清洗一次,每周彻底打开泄水阀冲洗。
(三)各类食品的刀工要求
(四)炊事员卫生消毒工作流程
操作间——一日一次——沸水刷擦——紫外线照射——空气流通
操作台——一日三次——沸水刷擦——流水冲净
配餐间——一日一次——沸水刷擦——紫外线照射
炊具——一日一次——洁洁灵刷洗——冲洗——蒸煮
食品:蔬菜——选择——流水清洗——清水浸泡——流水清洗——用刀处理
水果:选择——流水清洗——清水浸泡——流水清洗——分发到班
(五)蒸箱消毒制度
1.消毒蒸箱做到专职专用,不能将水碗、毛巾以外的东西放到蒸箱里。
2.水碗、毛巾洗净后才能放入蒸箱。
3.每班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请老师将消毒的物品放到本班指定的位置进行消毒,禁止乱放。
4.为保证消毒的质量,请老师们遵守消毒时间。
5.请老师们使用蒸箱时,注意爱护蒸箱,做到正确开关,以延长蒸箱的使用寿命,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六)各类食品的制作要求
1、米饭要采取蒸焖的方法,水量适当。
2、煮粥时要一直盯着,防止易锅。
3、煮面条、水饺要煮熟、不要煮破。
4、在吃菠菜等需要焯制一下的菜时,为减少维生素的流失,焯菜时,水开后烫一下立刻捞出,不要烫时间长。
5、幼儿所食食物不宜油太多,适量,以免VC损失较多,且不易消化。
6、注意制作的食品能够以色、香、味、形来吸引幼儿。
(七)节约用餐管理要求
为了切实做好幼儿园餐饮节约工作,让师幼懂得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制订本管理要求: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节约用电、用水、用气和使用原材料,减少浪费,节约餐饮开支。
2.洗碗时严禁大开水龙头,节约使用洗洁精。
3.操作间每餐做完后要关掉所有气阀、电器用具,节约用电,减少浪费。
4.合理安排工作程序,将要蒸制的面食和预加热的菜品尽量统一一起蒸制。
5.四门冰柜尽量减少开关次数,开后要及时关闭,以保证温度。冰箱要定期除霜,降低耗电提高使用寿命。
6.洗菜时尽量用菜盆,化冻食品可以提前拿出自然化冻,尽量不用水龙头冲。如必须冲洗时不用大水。
7.后厨下脚料。尽量归类,二次利用,不要随手丢弃。塑料袋可以回收的,尽量不要损坏浪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的消耗,可以加盖的加盖,尽量少用保鲜膜。
8.用油按规定量使用。干净油和用过的油分开使用。
9.调料用多少出多少,不随意扬洒、丢弃。
10.食品或原材料注意查看库存,在保质期内使用,避免浪费,减少损失。
11.平时注意日常设备的清理,爱惜操作设备,轻拿轻放,经常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五、卫生要求
(一)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1.定期查体,持证上岗
2.上岗前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不准带戒指、手表等首饰
3.不留长指甲、不染指甲。
4.做到四勤:勤洗头、勤洗澡、勤洗工作服、勤理发。
5.厨房内严禁吸烟、吐痰。
6.不得在食物、餐具、厨具附近打喷嚏或咳嗽。
7.工作前、便后要按照六部洗手法用皂液清洁。
8.感冒、皮肤有外伤或者患有传染病症者不准上岗。
9.认真学习并遵守食品卫生有关法规,自觉按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搞好个人卫生,按程序操作。
(二)食品卫生安全要求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
2.食品卫生保持经常化,每日小扫,每周大扫。
3.环境卫生做到:定人、定物、定时、定质。厨房内卫生无死角、无积尘。
4.工作人员上岗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入厕时脱工作服,接触食品用具夹,工作前先洗手。
5.做到生熟器具分开使用并加套,生熟食物、成品与半成品分开,冰箱内食品同样做到生熟分开,购熟食后经加热再吃。
6.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要充足,生熟分开,用后洗净放在干净固定位置,防止污染。
(三)食堂公共区域卫生
分餐间
/p>
1.分餐前后要及时清理桌面、台面、地面,保持无污物、无残渣。食品摆放后不得清扫地面。
2.分餐间的餐盆、器具等要摆放有序,不准乱堆乱放。
3.每日进行消毒,玻璃保持明亮,分餐间内不准堆放杂物。
4.垃圾及时清理,保持分餐厅整洁干净。
5.定期大扫除,不留卫生死角
(四)食堂卫生消毒制度
1.食堂由专人负责消毒工作。(每天上晚班的人员负责)
2.食品原料要分放肉类和果蔬原料的清洗池,清洗池按不同用途分别说明,用,后清洗消毒。
3.所有器皿、抹布每天进行高温蒸汽消毒。(每天下午1:30——2:30分消毒)
4.每天对菜板、炊具进行碱水冲洗,控干水后放入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要经常清洁消毒,不保存其他杂物、防止再污染。
5.午点吃苹果、橘子等带皮水果时,要用肥皂水搓泡后,再用清水冲洗。
6.炊管人员操作前要用肥皂洗手进行消毒。
(五)卫生制度
1.加工前检查食品原料质量,不合格原料不用,不切配,不烹调。
2.熟食肉做到专室、专人、专用刀板,抹布、容器及各生熟分开。
3.接触熟食品的冰箱、刀、板、抹布、盆、称及将工作人员的手等必须消毒。
4.厨房用具、容器等使用后及时清洁,使厨房环境整洁。
5.熟食品应烧熟、煮熟,当日未用完的食品应及时冷藏、隔日、隔夜及外购的熟食品应无问题后再使用。
6.待工作人员应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防止食品受到传染。
(六)食堂各班组卫生要求
1.菜案
/p>
地面保持沽净,无积水、无杂物堆积,瓷砖、门窗要洁净无污迹,垃圾应存放在带盖的垃圾桶内,并及时清理运走,洗菜池、鱼、肉池及洗刷池用后要及时清理,保持干净无污、无残渣,所有盛菜器具洁净卫生。
灶台、灶具要随时清理、擦拭,保持台面清沽,灶具洁净无油污。炊具、用具使用后要清洗、消毒,放置在储存柜内,储存柜要经常清理,定期消毒。菜盆用后要清洗干净,定期消毒,生熟菜盆要分开,严禁混用。
2.面案
/p>
面食间、地面、墙面、门等,要保持清洁。
和面机等电器设备要按规定操作,蒸箱、面板、盆、刀等,使用前后要清洗,保持无污物、无残渣。
托盘、笼屉布、抹布每日蒸煮消毒一次。
锅、笼屉、每日要清理保持干净,面食用的盖被、沾布要专用,要有反正面标志。并定期拆洗、消毒。生肉馅要用专用工具,用后消毒。
用具柜内外要清沽,各种用具要码放整齐,垃圾桶要加盖,及时清倒,垃圾桶周围要保持干净。
3.消毒间
/p>
保持地面、台面、墙壁干净无水无污。
所有餐饮具先洗刷,彻底清除食品残渣、油污和其他污物再漂洗、消毒,消毒药品专柜存放,注意保管。
洗刷池用后清理干净,无油污、无残留物。
经清洗、消毒后的餐具必须放在餐具专用柜内。
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分开存放。
餐具储存柜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七)幼儿园餐具用具卫生消毒
1.餐具用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
2.洗刷餐饮用具必须使用专用水池,不准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3.洗涤、消毒餐饮用具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4.消毒后的餐饮用具必须存放在餐具专用的保洁柜内备用。餐用保洁柜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污染。
5.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存放柜上必须有明显标志。
六、安全要求
(一)幼儿园食堂安全要求
1.食堂工作人员须持健康证上岗,并定期体检。
2.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堂,不得在食堂内会客、抽烟。
3.食堂定点采购,并实行查证制度,把好验收关。
4.购进食物及时入库并标明日期,熟食要加盖,防止杂物混入食品,生熟食品要分开加工。
5.把好烹调关,买来的食品要煮熟煮透,熟食要加热后再吃。
6.坚持做好每天四十八小时食品留样工作。
7.每天下班前要关好煤气开关,发现漏气及时报告并请专业人员检修。
8.定期请专业人员检修煤气、电线、开关。
9.食堂配备并定期更换灭火器。
10.定人定时检查用电、用气情况,并做好记录工作。
(二)食堂安全操作
1.使用煤气的要求:
为了防止煤气漏气,造成火灾,请早班人员进食堂后,打开门窗通风,并观察有无异味,然后再进行操作。
煤气点火的安全要求,先打开煤气总阀门,然后点燃点火棒,一边开灶台的煤气节门,一边点燃煤气,并关闭煤气点火棒总节门。
2.用热水的要求:
在洗菜时,要先打开凉水节门,然后再打开热水节门,以免发生烫伤。
3.使用刀具的要求:
在切菜时要精神集中,不能一边切,一边聊天,防止切手或碰手的现象发生。
在切菜手拿菜刀时,同别人说话,不能拿刀比划,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伤人或碰着别人。
4.烹调的要求:
在夏季穿半袖工作服时,应作到操作时戴套袖,油炸食物时,要戴手套。
在炒菜时,等油热后往油锅里倒菜,菜盆应先从身前倒入锅内,防止油溅出锅外,造成烫伤。
5.各种机器的操作要求:
和面机、绞肉机、磨浆机等机器启动后,不要将手伸入机器内,以免发生碰伤。
清洗机器时,必须先切掉电源,在做清理卫生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食堂食品安全操作链式管理
膳食操作链式管理即从食品采买,进货验收、粗加工、清洗、切生食食品、制作(主食、炒菜、分餐)、送餐进班七个环节的可操作性的规范要求。
(三)食堂消防安全
1.按照消防部门检查要求配置消防栓、消防箱、灭火器材。
2.食堂加工、烹调食品使用电器、电热、电加热器时,先检查设备是否安全完好才能插上电源,开启电源开关。严禁先开启开关再插电源。
3.在操作使用食品加工机械时,先检查零部件安装是否坚固,机器是否完好,才能进行操作使用。但机器在运转时严禁将手或物体伸入运转设备内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4.食堂在操作或卫生工作中严禁把水撒在电器设备或电源设备上,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或引起电器设备等的损坏。
5.食堂灶台人员把油下锅后,严禁擅离灶台,如有急事需离开,必须关闭鼓风机,油温下降时才能离开,防止热油燃烧引起火灾。如意外燃烧失火,速盖上锅盖或倒入沥水蔬菜,并迅速用灭火机灭火,严禁直接用水灭火,防止伤人。
6.食堂在电器设备运转中,炉灶在燃烧中禁止操作人员离开岗位,防止事故发生。
7.食堂工作人员须熟悉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知道灭火器所在位置。会扑救初期火灾。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七、食品要求
(一)食品烹调加工要求
1.加工前认真检查各种食品原料与调味(佐)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盛装调味(佐)料的容器清洁卫生,使用后加盖;在使用禽蛋前先对外壳表面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2.需要熟制的食品在加工中应当烧熟煮透,对半成品二次烹调加工时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品尝菜品使用专用工具;已加工好的菜品必须使用经过消毒后的容器盛装。加工后的成品与半成品、原料严格分开存放。
3.油炸食品时避免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随时清除煎炸油中漂浮的食物碎屑和底部残渣,煎炸食用油不得连续反复煎炸使用。
4.盛放食品原料的容器与盛放已烹调好的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应以材质、形状、颜色、规格、标记的形式严格生熟分开,标记清晰便于辨认。
5.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要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妥善保存剩余食品及剩余原料,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
6.凡隔餐或隔夜的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加热(使食品内部温度达到70℃以上)后方可再次供食用;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包括辅料)经烹调加工后再次供应。
7.熟练掌握扁豆、豆浆、鲜黄花菜等食品加工中容易发生安全卫生问题的加工环节与方法要求。
8.豆腐、肉类、禽蛋等易腐食品要冷藏保存,生、熟食品及半成品分开冷藏,不得混放。
9.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及其他工具、容器要有明显标志并分开使用,用后洗净、物见本色、定位存放、保持清洁。已盛装成品、半成品食品的容器放在台、架上,不得直接置于地上。
10.废弃物用带盖专用容器盛放,做到不暴露、不积压、不外溢、容器外观清洁。
11.地面、台面、墙面清洁无杂物,排烟罩无油垢、污垢,达到物见本色。
(二)食品粗加工及切配管理
1.食品原料粗加工必须在粗加工间(区域)内操作,随时保持台面、地面清洁,排水沟保持通畅,排水沟出口防鼠类侵入的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网罩完好。
2.水产品、动物性与植物性食品要分开加工,清洗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及水产品的清洗池要严格分开、专用,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表明其用途;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及水产品要分开加工,所用的容器、用具分开使用。
3.粗加工前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或者其他感官性异常等情况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4.粗加工所用的刀、墩、案板、切割机、绞肉机、洗涤池、盆、盘等用具容器用后洗刷干净,定位存放,并定期消毒;达到刀无锈、墩无霉、炊事机械无污物、无异味,菜筐、菜池无泥垢、无残渣。
5.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蔬菜要择洗干净,无虫,无杂物异物,无泥沙;蔬菜应先洗后切,已发芽的土豆要挖去芽眼并消去青绿色的皮肉;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6.易腐食品如鸡、鸭、鱼、肉、头、蹄、下水等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做到购进后及时加工,加工后要及时使用或冷藏保存;鲜活水产品加工完毕后要立即烹调食用。
7.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已盛装食品的容器应放在台、架上,不得直接置于地上,防止食品污染。
8.允许生食的水产品(生鱼片)要严格食用品种范围,在粗加工时,要严格卫生要求,严防食用部分污染,防止食物中毒。
9.冷藏、冷冻柜内温度符合要求(冷藏0℃至10℃,冷冻-20℃至-1℃),定期除霜,清洁与维修;贮藏食品时做到植物性、动物性、水产品分类摆放,原料、半成品分开存放;食品在冷藏、冷冻柜贮藏时,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10.粗加工的废弃物及时收集,放在坚固、带盖、不透水材料制作的垃圾容器内,垃圾容器外观清洁,内壁光滑,垃圾存放不积压,不暴露。
(三)备餐、分餐食品安全管理
1.备餐间、分餐间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灯应按功率不小于1.5瓦∕立方米设置,紫外线灯宜安装反光罩,强度大于70微瓦∕平方厘米。紫外线灯应分布均匀,距离地面2米以内。在分餐前无人工作时开灯半小时以上进行空气消毒,并有消毒记录(记录消毒日期、开灯时间及消毒人员签字)。
2.分餐人员进入备餐间、分餐间前应更换清洁的工作衣帽,并将手洗净、消毒,操作时戴口罩;操作时要避免食品受到污染。离开后再次回到分餐岗位工作应重新洗手消毒;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不得在备餐间、分餐间内从事与分餐无关的活动。
3.菜肴分派、造型整理的用具应经消毒。用于菜肴装饰的原料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不得反复使用。
4.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感官性状异常的,应立即停止供应,并及时上报。盒饭内禁止与热菜混合盛装冷荤凉菜类食品。
5.烹饪制作成品后的食品应尽快食用,其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需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冷盘、拼盘不积压,不摞盘。
6.分餐间内设专用留样冰箱,配送的集体用餐及重要接待活动供应的食品成品应留样。
7.分餐用的餐具、工用具每餐做到清洗、消毒。
8.备餐间、分餐间每日供餐后要及时清扫,保持清洁卫生。
(四)食堂面食制作管理
1.检查米、面、油、果酱、豆馅等原料有无生虫、霉变,做馅儿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要经粗加工处理后使用。
2.加工好的面点要做到防尘、防蝇、防鼠、防污染。食品盖要专用、洁净、里外有标识,定期拆洗消毒。
3.电器使用须按照规定操作,和面机、蒸箱、面板、盆、刀等使用前后要清洗,保持无污物、无残渣。
4.锅、托盘、笼屉布、抹布每日蒸煮、消毒一次,冷藏柜、用具、工作台、容器专用,使用前洗净、消毒,保持清沽,成品冷藏保存。
5.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
(五)幼儿剩饭的处理要求
1.要求各班不许倒掉剩的饭菜,剩饭菜要送到食堂统一处理。
2.对于各班的剩饭,食堂人员要在当时过秤并合成生重做好记录,以便在营养测算时减去。
3.剩的饭菜由食堂人员统一倒掉,不吃隔日剩饭菜。
(六)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1.原则上留样品种应包括所有加工制作的食品成品,并做好留样记录和样品标记,每份样品必须标注品名、加工时间、加工人员、留样时间(XX月XX日XX时)、留样人(XXX0和XXX)。其他情况则可根据需要自行决定留样品种。
2.留样的采集和保管必须有专人负责,无关人员不得擅自操作或挪动。配备经消毒的专用取样工用具和存放样品的专用冷藏箱。
3.按每天加工品种数量,每一品种随机抽出样品,采集在操作过程中或加工终止时的样品作为留样的食品样品,不得特殊操作。不同食品品种分别用不同容器盛装留样,防止样品之间交叉污染;留样容器应专用并经消毒确保清洁、样品应密闭保存在留样容器里。
4.留样样品,采集完成后应及时存放在0℃—4℃左右的冷藏条件下,保存48小时以上,不得冷冻保存,留样标准不少于克。
5.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提供留样样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工作.
6.设置专用冰箱保存样品,其他食品不允许混放,保持冰箱内清洁卫生,并有“食品留样冰箱”标志,建议冰箱存放在食品清洁操作区内。
(七)冷链食品管理制度
1.严禁采购进口冷冻食品。
2.冷冻食品采购,必须索取该产品的核酸检测报告。
3.每天冷冻食品搬运器具、收货储存加工区域、操作器具、台面等接触面需及时进行清理消毒;
4.冻品化冻人员及各区域操作有专人负责,并填写相关消毒记录表格。
5.每7-14天向配送机构索要采购送货人员的核酸检测证明,对外来送货人员索取14天内
核酸检测结果。
6.收货人员做好日常防护,戴好口罩、手套,保持安全距离,确保安全操作。
7.食品加工洗消各环节按规定流程操作,不得随意缩减程序。
8.食品务必烧熟煮透。
八、其他工作(表格填写)
1、每日疫情消毒表(一)(二):每天按时间画√,并签字。
2.消毒柜消毒记录表:每天按时填写,不得多写
3.餐具、工具消毒记录表(每天认真填写,不得多写、不得画省略号)
4.冷荤间消毒、温度检测记录表(每天认真填写,不得多写、不得画省略号)
5.留样标签(所填内容准确,按时间填写,不到时间,不要填写)
6.餐具炊具清洗消毒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