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民晚报A07版ldquo家门口 [复制链接]

1#

IPY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梓华(新民晚报)张欣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如今,在闵行区古美街道,孩子如果能对口进入平阳小学,家长心里也就有了底。然而,就在十多年前,还完全是另一个光景。年底,刚调任平阳小学校长的朱红,面临着严峻的“招生难”窘境。个对口生源,可最终只来了60多个孩子,生源流失严重。12年过去了,平阳小学从当年11个班余名学生扩容至26个班近千名学生。

▲阳光体育塑造学生阳光、自信的气质

朱红说,把生源吸引回来的,是优质课程给孩子们带来多大丰富体验。用她的话说,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知识来得及,体验等不及”,只有让孩子们经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才能让每个不同的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成长路径。

“Walking上海”增加体验

每到毕业季,平阳小学的孩子们总要走出校园,用脚步丈量上海。这是该校始于五年前的一门名为“Walking上海”的课程。老师精心设计任务,融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求,让孩子们在旅途中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主角。他们拿着攻略、带着老师,搭公交、坐地铁,在上海各大景点留下身影。

而在校园内,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也通过一次模拟旅行,考量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小伙伴携手去逛一逛迪士尼乐园,量量需要购买帽子的大小,设计专属自己小队的队标,讲一讲卡通人物的故事,到“动物剧场”看一场小伙伴们表演的课本剧,并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尝试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Walking上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

刚进平阳小学时,邹易还是个有些内向、羞怯的小女孩。妈妈丁文勤一直琢磨着要为女儿提供多一些锻炼机会。她主动要求作为家长志愿者参与“Walking上海”活动。在她的带动下,女儿也积极参与活动筹备。做标示牌,联络同学,做活动前期问卷……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丁文勤明显感到了女儿身上发生的变化。在五年级“我和老师去旅行”专题活动中,邹易已经会自己制定活动路线,独立完成活动手册。

现在邹易已经升入初中一年多了,由于在小学各类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她很快适应了初中生活,并成为学校里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她还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希望今后能回到平阳做一名教师。”丁文勤觉得,能让孩子时刻惦记着“回家”,足以证明这所学校的魅力。

会玩的孩子阳光大气

朱红坦言,她刚上任时,没有去择校而留在平阳读书的地段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了想当的比例。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融入上海,从年起,平阳小学开启“海派文化系列课程”的研发,《海上七彩风》《小门票看大上海》《小八腊子玩手球》《Walking上海》相继应运而生,并配套开发了学习手册《玩转上海》。如今,这些特色课程衍生了沪剧、弄堂游戏、上海童谣等50多个科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并形成了10多个学生社团。

许多中学校长觉得,从平阳小学出来的孩子阳光、大气。这样的气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平阳小学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孩子一定要像个孩子,下课就愿意在操场上玩,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会玩,都能成为运动场上的参与者。”朱红说。平阳小学的手球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在八年内,学校连续举办了5届形式各异的“手球节”;手球男、女队在市级比赛中屡创佳绩。以手球项目为基础,学校形成了以“手球+”为核心的学校体育特色。学校与英格兰超级联赛里的托特纳姆热刺队进行合作,由热刺队提供外方教练,为学校一到三年级的孩子提供每周一次的国际先进的足球课程;姚明篮球俱乐部则为四五年级的孩子每周提供一节专业篮球课。而对孩子来说,这一切都是免费的,无需额外增加家庭负担。

▲在平阳小学,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运动场上的参与者

家长参与课程设计

如何让家长了解学校、相信学校?平阳小学想了个好点子——邀请家长担任课程设计师,共同为孩子设计未来。平阳小学设立家长辅导员,帮助家长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实施者和改造者。优秀的家长辅导员还成了课程培训师。

“原来家长徘徊在校门外,现在则完全融入了学校和所在班级的文化,甚至为课程带来诸多令人惊喜的创造力和智慧。”朱红说,这一举措的反响让她惊喜。以“Walking上海”活动为例,家长辅导员亲自组织家长和孩子自己设计统一标识、服装、活动标牌,家长分工担任财务、管理和记录工作。从策划方案、搜索路线到调查攻略、布置任务卡、课程作业,全由家长和学生一起主导,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也应运而生。

“就在家校互动合作的过程中,家长对我们教育的信心越来越足,优质生源的回流率自然也随之增高。”朱红表示。

转自上海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