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696771091475888&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4%B8%B4%E6%B2%82%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了解一座城市,有时就如了解一个人,是需要花时间的。因为城市同人一样,不仅有自己的特点、性格,也有经岁月逐渐累积起的底蕴和素养。沈阳,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点点如黛的青山、碧波荡漾的河流,孕育了璀璨的文化积淀。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用文字刻画着历史的模样,也用文学滋养了城市的文学成长。
日前,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在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徐光荣先生的新著《辽宁文学史论稿》(以下简称《论稿》)一书中,寻到了许多以往被世人忽略的辽宁文学坐标。那些带着温度的史料研究,不仅让人感受了地区文化的厚重,《论稿》中对文学发展的深入研究,也培厚了一座城的文化自信。
纵向延伸
更为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论稿》是徐光荣梳理城市文脉集结而成的第二本著作。早在年,他曾出版了《辽宁文学史》一书,并在辽宁乃至国内文学史学界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影响。此次编撰的《论稿》既是前作的姊妹篇,也是对此前书中提及的学术问题,择重点进行的一次深入研究。据徐光荣介绍,《论稿》虽然依旧是以地方文学史为基础的作品,但更侧重于把文学史中的重点问题提炼出来,进行专门、专项研究。在撰写时,徐光荣凭借坚实的史学和文学基础,将过去没有研究出成果的史料以及8年前没有写进《辽宁文学史》的内容,在《论稿》中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出来。他想通过这部作品让学术可以真正深入下去,让读者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辽宁文学框架下那些璀璨的闪光点。还原历史敢于向名家观点发出质疑《论稿》分为两部分,涵盖了从古代到近代辽宁地区涌现出的诸多名家、名人、名著和名篇,为当代人认识辽宁文学、解读风土人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在厘清文学光影和脉络之余,徐光荣还通过研究,对一些历史作品中不准确的认知进行了正本清源的论述。比如,在写有关隋唐两代征辽的篇章中,徐光荣通过研究对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提出的有关战争性质的观点提出质疑,“隋炀帝、唐太宗都曾三次来到辽东,并都留下了传世的诗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清楚地写道,当时的朝廷上下有一个共识:早在箕子时期,辽东就是华夏的国土,所以历代史书都将征辽界定为是为了统一。”这一发现,后来徐光荣也在挖掘、整理辽海文学、文史名家金毓黻的著作《金毓黻评析资治通鉴》中找到了印证。“还有耶律楚材,社会上普遍对他的认识多是可与汉代萧何媲美,辅佐成吉思汗、有着开国之功的重要权臣。可在中国文化史尤其是文学史上,耶律楚材还是我国中世纪的伟大诗人,他的《湛然居士集》和《西游录》都是元代文学史上闪烁辉煌的经典。”徐光荣说,但在以往国内对耶律楚材的相关研究中,其创作的《西游录》却从来没有被提及过。“《西游录》的全稿是在日本发现的,全稿中不仅记载了耶律楚材跟随成吉思汗征伐西域的战斗经过,还收录了记述沿途风光、地域文化的长篇散文游记。”徐光荣说,《西游录》是继唐代《大唐西域记》后,中原人再一次描绘西域风光的文献,把它纳入《论稿》中,既是一个新的发现,也是想进一步证明辽宁文学史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对辽宁的历史溯源提供了文史依据。全新发现培厚辽宁、沈阳的文学光彩如果从文学领域的宽视角出发,《论稿》中涉及的内容有些是国际上已经率先发现并着手研究的,有些是存在多时却没有引起本土文学界重视的,还有的则是辽宁文学界尚不掌握的全新内容。比如,曹去晶创作的那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姑妄言》。年6月,徐光荣带领辽宁省传记文学会文化考察团一行赴东欧五国考察,到达捷克首都布拉格下榻一家宾馆时,徐光荣在大堂的茶几上读到了一份华文版的《欧洲时报》,第三版头条醒目的文题赫然吸引了他的目光:“《辽东人曹去晶与奇书姑妄言》。”“辽东人”三个字一下子就抓住了徐光荣的目光,报道也令他如获至宝。在此之前,徐光荣曾看过《姑妄言》的节选版本,但那时他还不知道作者曹去晶的祖上就是辽宁人。回到沈阳后,徐光荣通过各种途径搜罗有关曹去晶的信息还有《姑妄言》这本书。“这本书的价值不次于《金瓶梅》,又出现在《红楼梦》之前,辽宁文化界尤其是文史研究的学者们,理应对这位老乡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此为地域文化增光添彩。”徐光荣说。除了《姑妄言》的惊喜发现外,《论稿》中还写到了《聊斋志异》《红楼梦》等诸多历史名篇与城市的渊源。“《聊斋志异》的作者曾到过辽宁,《聊斋志异》的原稿如今正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里;很多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作者一栏写‘曹雪芹、高鹗著’,现在新的研究成果是《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所写,而是由高鹗和程伟元整理出版的。”徐光荣说,过去虽然文学界也有对高鹗研究,但一度认为高鹗的祖籍是铁岭市,但近年来高鹗的科举考试试卷上,高鹗自署他是沈阳三台子人,而程伟元也曾在萃升书院执教过……所以在《论稿》中,徐光荣专门拿出一章谈《红楼梦》和沈阳的关系。在徐光荣心中,《论稿》的出版似乎完成了他多年的一个夙愿:为后人呈现一个更为真实、深入的本土文学发展、研究读本,给沈阳这座城市增添一抹文学的亮色。萃升书院旧址在今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院内,图为书院旧影(图片由学校提供)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关彤摄影记者孙海本文于年10月20日刊载于沈阳晚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