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旧时湘潭百姓最爱的一道美食
TUhjnbcbe - 2023/9/1 21:35:00

资料图(罗韬摄)

肉汤淘饭

赵志超

时常想起儿时的肉汤淘饭,至今仍回味无穷。

“肉汤淘饭”,算是湘潭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听起来没有太大吸引力,但吃起来别有风味。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偶尔打打牙祭,能够吃上一碗肉汤淘饭,那是一种满满的幸福感;常常吃了还想吃,以至于把碗中的饭粒舔得干干净净。

查清乾隆二十一年()刊《湘潭县志》(清吕正音修、欧阳正焕纂,又称吕志),收录了一首《湘潭竹枝词》:“酒醉花飞燕子桥,肉汤白饭宋家淘。竹枝重谱新鲜调,低咽一声湘水高。”岸花亭、燕子桥、宋家桥,均在小东门外。唐代诗杜甫《发潭州》诗曰:“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诗中的“岸花”“燕子”似有所指,后来均成了湘潭名胜,即岸花亭、燕子桥。

宋家桥位于湘潭河西小东门与万楼之间,今湘江三大桥与湘江铁桥西桥头一带,旧时为湘潭县城一总所在。《湘江渔歌》唱道:“摇到宋家桥,白米饭,肉汤淘。”当地人家喜欢以肉汤淘饭,如同鱼汤淘饭、米汤淘饭、酱油炒饭一样,均是寻常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肉汤淘饭,又叫肉汤泡饭,是湘菜中的代表菜,也是典型的家常菜。一般以猪肉、辣椒或豆角、红萝卜、笋子、蒜子等作原材料,再加食盐、酱油等作调料,简单烹制而成,汤汁浓郁,味道咸香带辣,十分爽口。

淘,本意为冲洗的意思。《湘江渔歌》里使用的“淘”字,是典型的湘潭方言,其意义不同于普通话中的“淘洗”,而是“掺入”“拌和”,与“泡”相近。“白米饭,肉汤淘。”老百姓刻意品尝的不是直接的肉类,而是猪肉煮出的汤汁,这是对美食更高层次的鉴赏。于此可见,当时宋家桥一带百姓的生活追求,已经接近了今人的标准。

肉汤淘饭,反映了旧时湘潭一总的街市情状。宋家桥往南,是小东门、观湘门等,依次为三、四、五总。旧时有一首湘潭童谣唱道:“观湘门进城不荷气,小买小卖好生意。猪血油饼雪花泡,心肺米面味又高。百般货物样样有,南货铺子买美酒。式样的货物堆满街,县署衙门有官差。唯有县衙多宽阔,太爷衙前清风阁。”

这首童谣反映的是过去湘潭县城小东门(实际上是老四总)的风貌。猪血、油饼、心肺、米面,也是很好的食材。可见,旧县城市场的繁荣,“小南京”名不虚传。

小东门过去有个肉食站,是城正街居民的肉食供应点。有首《老湘潭》的顺口溜唱道:“小东门的肉食站,杀猪还卖盐鸭蛋。”肉食站里每天供应新鲜猪肉、鸡鸭、禽蛋及水产等各种食品,也为当地百姓制作肉汤淘饭提供了良好的食材。

肉汤淘饭既是菜品又是主食,二者兼而有之。把五花肉中的油分煎出来,吃起来更香,而且不腻,因此深为大众喜爱。如今的湘潭人仍爱吃这道餐食。红辣椒炒猪肉,蘸酱油,配白米饭,油重而色浓,味道香辣、新鲜、软嫩,虽然简单,但很可口,耐人寻味。红辣椒脆脆的,有点微辣微甜,综合了肉汤的油腻感。人们往往吃了一碗,还会想吃第二碗。每一粒白米饭都被肉汤浸泡了,美极了,儿时的味道顷刻又被唤醒。

作者简介:

赵志超,笔名赵斐,网名耘斋主人,曾任湘潭市文联主席、中共湘潭市委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湘潭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等会员。从事文学创作近40年,先后出版30余部专著,累计余万字,曾获《当代》《诗刊》全国征文奖、湘潭市文学艺术成果奖等奖项。(来源:新湘潭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旧时湘潭百姓最爱的一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