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俞跃
你不一定是摄影师,却很爱观察,你不一定懂拍摄题材,却很懂得生活。
再平凡的日子也有精彩的闪现,再平凡的人,也能从相册中找出几张自己心仪的照片。
今年2月底,好摄之友推出了“每日一图”这个小栏目,初衷就是想抛开摄影专业人士与小白的界线,分享每天图片里的精彩看点,我们也想引导爱拍照的读者和我们多说几句——这张图你喜欢吗,最喜欢的点是什么?
“每日一图”也是一种“跨界”产品,选图人和书写者,都是钱江晚报的专业摄影记者,从好看、好玩照片的拍摄者“跨界”为图片的解说者,与摄友交流自己所感知的图像本身的构图、色彩等要素,以及图片的情绪和温度。
栏目推出了半年,我们“解读”了不少有趣、有温度的照片。
这期好摄版面,我们想隆重地把“每日一图”推荐给更多的读者,期望您能喜欢这个小栏目↓↓↓
我们期望有更多的摄友也能在小时新闻客户端上,建起自己的“每日一图”,可以分享图片,可以多说两句关于图片拍摄时的故事,以及看到成片后的得与失。
▲春意盎然摄友诺亚芳洲
小编读图:亭亭如盖的大树,郁郁葱葱的山林,已占据了画面大量的远景和中景,茶山只露出近处一线,而构图却不让人觉得局促。
有意将采茶人安排在画面一角,妥善处理山、树、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作者的巧思。
山中人物的安排,令人想起宋代范宽的绢本墨笔画《溪山行旅图》。
▲背影摄友马文才
小编读图:掉了漆的铁栏杆上,一个黑衣女孩兀自坐着。
天色将暗的杭州四季青市场门口,成堆待寄的包裹被井字形胶带缠绕后,散乱放置在地面上。
每一天,这样的场景都随处可见。
胶带与“假脸”,长发与栏杆,大衣与包裹,还有布袋与标签……这些拥有不同颜色质感的物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抽象的色块与线条,它们在画面中碰撞与狂欢。
照片的可爱之处,大概在于它既可以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也可以是虚构出来的一个玩笑。
▲白日烟花摄友梁风有信
小编读图:海边,碧波荡漾。两只牵在一起的手,晴空下一份被烟花放大的快乐。白日下虚构的梦境,远比梦境本身更绚烂。
摄影师说,当年穷,没钱拍婚纱照。如今年纪大了,借着镜头“重温”拖着手拍婚照的感觉。
的确,有些时光已经不再,有些遗憾还会继续。在更长的时间里,我们也会错过更多精彩。而图像能记录的,不只是记忆,也包括未能实现的愿望与梦想。
在不同的时空里,这些梦境般的幻想变成一个个美好的镜面,相互折射,触及你我的心灵。
▲笑脸摄友古色月影
小编读图:碗莲(小型睡莲科植物)结下了莲蓬,露出一张鹅*色的笑脸。简简单单,好看好玩。
拍照一定要很复杂吗?我们按快门的意义,有时仅仅是想把那些有趣的画面分享给一样有趣的人。
当你看笑脸的时候,笑脸也在看着你。
▲记忆里的夏天摄友北山脚下
小编读图:青灰色的街头,车水马龙,两个奋力向前的背影,一堆待售的暖*色香蕉。
这不是一条特别宽阔的马路。高高的鼓楼前,油炸臭豆腐的香味仿佛还在弥漫。
南方的夏天,老城墙、梧桐树、三轮车,细节总是不连贯,如只言片语,太碎。
记忆在起起伏伏的白日黑夜里短短长长。
作者说,这是一张老照片,现在的三轮车已经进不去了。
那些被相机收录在画面的,恐怕不只是时间,还有一些飘散的声音和气味。
▲飞过麦田摄友****
小编读图:初夏,青绿色的麦田即将转*,一只馋嘴小鸟扑棱着翅膀飞越疯长的麦穗,它在忙什么呢?
好看的照片需要的唯一技巧,就是当你心动时,迅速按下快门。也要相信别人再看照片时,会有一样的共鸣。
▲田野之音摄友宁波鲍先生
小编读图:夏日傍晚,天色将暗未暗。画面前景,是丛生的杂草。
一块似海涂般沙质的荒地上,中间撑着一把红色的大伞。
伞不小,男子将一半留给了代步车,另一半留给了自己。他没有回头,只露出侧脸的轮廓,靠双脚支撑重心坐在并不结实的凳子上,沉醉在自己的节拍里,专注于指尖与气口的变化。
除了他手中那支唢呐,另一支被倒扣在地上。地上有唯一的“小听众”,是一只坐在凳旁的白色小狗。它不偏不倚地看着拍照的人,吐着舌头向人示好,也只有它的目光,让人感觉到拍摄者的存在。
远处仍是杂草、荒滩和毫无起伏的行道树,青山下,几幢隐约可见的农房正在告诉你:城市,离这里很远。
田野上还在飘过的音乐,你不必听见,因为那些音符,已被嵌入了这张夏日的照片里。
▲树上有什么摄友最后的甲叔
小编读图:大樟树下,一个男孩,三个女孩。他们围在一起,高抬手臂,手中各自捏着小块零食。
孩子们在等谁?大人们自然知道谜底。而作者也知道,却避开了直接答案,他并没有将相机抬高,只通过孩子的眼神和动作,就引导你“看”到它们的存在。
它们是谁?我们要怎么拍,才能把它们拍的更好看?这些,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人与动物如何相处,可能是一个更适合我们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