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17年中国月入过万人数暴增,你跟上国
TUhjnbcbe - 2024/7/2 2:02:00

作者

宁南山

来源

宁南山(ID:ningnanshan)

小白导读

月收入过万高吗?在一线城市不算高,如果按平均水平来说绝对算高的了。中国月入过万人数暴增,这又说明了什么?

正文

年,随着各地政府和地税局逐步的公布数据,中国月薪过万的人数出现了猛增,我们来探讨下这些数据。

在目前的中国,月入过万似乎成了高薪的门槛。当然,在一线城市很多人眼里,不要说月入过万,月入两万也不算高薪。

在言必称拖国家后腿的新浪微博里面,前不久我看到一个深圳的31岁男士征婚,他是这样写的“我虽然拿着两万的高薪,但是由于日常花销比较大,所以经济条件并不优秀”,就因为这句话,受到大批人留言吐槽,大意是“太有自信了”,“两万真不算高”“这也叫高薪”“在深圳月薪两万真的太平常了”之类的,其中大部分是女性用户。该男士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文字,就因为这句话而其他部分的表述都被忽略了

抛开这些用户的留言不谈,虽然在一线城市,月入过万是较为常见的收入水平,但是在全中国范围来看,月入过万是绝对的高薪,毫无疑问。那么中国究竟有多少月薪过万的人呢?

我国年12月19日国务院公布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办理纳税申报。

所以理论上说,自主申报个税的人数,就是月入过万的人数。那么这个人数究竟是多少呢?很遗憾,中国政府公布全国自主申报个税人数是间歇性的,并没有每年公布。所以只能从以往的数字,以及现在地方政府公布的数字来推测。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有趣的结论。

当然,请注意,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办法》中规定,年所得12万元是包括了所有的收入,除了基本的工资薪金外,还包括稿酬、劳务报酬、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等,都需申报。也就是说,你的房子租给了别人,你炒股赚了钱,你的钱存在余额宝有了利息,你的车让别人拼车收了点钱,都算是你的收入。

年,第一年实施自行纳税申报,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原司长孙瑞标在年的一次会议上披露,在申报工作前预计将有万申报人,但申报期结束后,申报的人数只有万人。

这个万人,代表了当时官方的估计结果,也就是当时我国税务局根据手中的数据判断,年月入过万且会在年进行申报的人数大约在万人左右,占人口的0.%,也就是每个人有一个人月入过万。

我们可以记住这个数字,年第一次申报,是申报的年的收入,人数为万人。

在4年以后的年,全国申报人数变成了.9万人,4年时间增加了近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5万人。占人口的比例变成了0.2%,每个人有一个人月入过万。应该说在这段时间,增速是很快的,在10%以上,但从绝对人口数来说,增加的不多。

到了年,申报人数变成了万人,增长了17.1%

到了今天,根据中国自主申报个税人数,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

1

伟大的上海

中国有一座城市,它的GDP只占中国大约3-4%(年为3.6%),但是它自主申报个税的人数竟然一度达到全国15%。

若说对新中国做出贡献最大的城市,那一定是上海了,没有之一。根据年的统计,这一年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生产都恢复到了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当年上海市当年的工业产值为18.22亿元,高居全国所有省市第一位,人口为.63万人,人均元。下图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出版的《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这是个什么水平呢?当时全国的工业分布非常不平衡,全国工业最发达的就三个地方:辽宁,天津,上海。哦不对不是非常不平衡,应该用官方的话来说,是极度不平衡。

辽宁省年是全国工业第二大省,年工业产值为18.1亿元,仅次于上海,辽宁省人口万人,人均94元。当然年中国的行政区划里面并没有辽宁,这个数据是国家统计局后来按照现在辽宁的区划重新统计。

天津年是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也是北方最大的工业城市,人口.22万人,工业产值只有6.12亿元,是上海的三分之一,人均元,只有上海的44%。

上海,辽宁,天津这三个地方之外广大中国土地,工业只在重庆,青岛,哈尔滨等大城市有零星分布,不平衡到了什么地步呢?即使经过建国15年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到了年,中央政府一盘点全国的工业,仍然“工业过分集中。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这成了中国大搞三线建设的重要原因。

由于抗战时期大批工厂跟随国民政府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迁移到重庆,重庆的工业化受到了促进,年重庆市工业产值为3.55亿元(年重庆国家统计局按照现在的区划进行的核算),这是什么水平?当年整个湖北省的工业产值为3.17亿元,广东省为6.15亿元,吉林省为4.2亿元,浙江省为2.29亿元,黑龙江省为7亿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唐山,年工业产值竟然高达2.56亿元,超过整个浙江省,堪称工业巨头城市。事实上,唐山建国以来一直是河北省最大的工业城市。一般人可能以为,河北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是省会石家庄,事实上河北省GDP第一名是唐山,年唐山GDP大约6亿元,居河北省首位。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有三个闻名全中国的工业,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开滦煤矿,第二个是进入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的民国年间中国最大的水泥公司启新洋灰,第三个是成立于年的唐山机车厂,建厂当年就制造了铁路货车13辆,并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年该厂开始正式制造“莫古式”蒸汽机车,在中国机械工业史上留下了自己制造机车车辆的光辉篇章。中国是从大清年间开始制造蒸汽机车,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唐山铁路工厂今天成为中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现在的中国一线城市北京呢?年工业产值为2.69亿元,人口.9万人,人均55元。北京的工业产值只有上海的六分之一不到。

建国初的上海强大到什么地步呢?年全国民用汽车5万辆,其中2.45万辆在上海。年全国电话交换机容量31万门,上海就有7.3万门。以至于年上海解放的时候,中共中央委员会竟然罕见的专门致电给三野的陈毅,粟裕祝贺,电报中说“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上海,已于二十七日解放了”。

因此在建国初期,上海成为支援全国实现工业化的主力军成为必然,下图为一五计划期间上海支援外地人员情况,仅仅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就有11.6万人,普通工人和劳动力52.2万人。这仅仅是第一个五年的人数。

一五期间,仅仅为了支援长春第一汽车厂建设,上海就输送了接近2万人到长春,包括超过名技术工人。年一汽党委书记赵明新就来自上海,另外在一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副总工程师等的上海人多达十几人之多。

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以及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到全国各地工作的上海人多达万人以上,上海几乎家家户户有人前往外地支援建设。例如今天云南玉溪烟草,就是来自当年的上海。

新浪微博网友“

司前衙后”在上海市人民广场拍到的一幕:"广场上见一捡瓶子的老人,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几个外国人交谈。等外国人走后,我不禁好奇地上前与老人攀谈起来。老人说,他从小学到大学都学的英语,中学时用的都是美国教材,60年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先在水电站工作,后来参加三线建设。“如果去美国,我会是个中产阶级的。”老人平静地说。”

这个老人只是数百万支援全国建设的上海人缩影,在中国,很难找到第二个大型城市像上海这样,几乎每个上海人都有亲戚参加过全国的建设。下图是年甘肃兰州国际马拉松比赛,一群老人参加了比赛,图中的老人举着上海南京路代表队的旗子,他们就是当年上海到兰州支援的工人,已经融入了当地。当年的上海小青年,老了之后生活方式依然很时尚。

数百万上海人涌向全国,光是年三线建设正式开始之后的两年多,就有超过四万名上海人涌入重庆主城区的工厂,导演王小帅拍了一部电影,叫做《我11》,讲的就是他小时候和父母到西南地区支援建设的故事,虽然故事在西南地区,但是里面很多小伙伴都是说上海话。

当年支援全国的上海青年,毅然放弃了中国当时最好的生活条件,一大部分逐渐融入到当地,很多后来返回上海的建设者,由于长期和在沪子女分居,造成感情上的疏离,不少人回上海后只能独自生活养老。

实话实说,当年东北,上海等12个省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的建设者,他们给予国家的贡献远远大于国家对于他们的回报。

我老家的邻居就是一家东北人,两个老人至今已经退休了,他们的女儿在照顾他们,一家人至今说着东北话,并不会我老家的方言。

除了三线建设,同样的还有从全国各地大规模迁徙到新疆的上百万建设者,永久的留在新疆,极大的保卫了祖国的统一。

当年东北,上海,天津和其他沿海省份支援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建设的人们,是真正的有理想的一代,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内陆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回到个税申报这个话题,非常有趣的是,年全国仅有.9万人自主申报个税,而上海一个城市就超过了40万人,占了全国15%左右,上海政府体系的高效和上海人纳税意识之强可见一斑。这个40万是估计值,因为上海自主申报个税人数年为23.8万人,8年为29.2万人。

纳税人数多必然意味着纳税总额高,当然虽然这跟上海外企比较多,纳税很规范有关系,但是上海至少在个人所得税自主申报方面,显然是走在全国的最前面。

到今年年,上海市没有公布具体有多少人自主申报了个税,但是总人数几乎可以肯定破百万,高居全国第一位。估计占全国的比例应该下降到10%左右了。

一个城市多达百万人月薪过万,这反应了上海的富裕程度,以前在悉尼,我曾经就和一个上海姑娘合租过,她在澳洲准备当护士,在上海并不是家庭条件很好的家庭,依然可以到澳洲,我当时觉得上海人总体真是有钱而且视野开阔。

个税可是从个人收入掏出来的真金白银,从年到现在,上海人继续为着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2

二三线城市个税申报普遍猛增40%-50%以上

由于近年来中国税务系统逐渐完善,同时应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监管体系越来越完善,个税自主申报人数覆盖在不断增加。

以致于年主要二三线城市个税申报人数暴增。

年,青岛市共有12.18万人进行了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比上年增加4万人,增长47%。这个数字仅仅在三年前的年,还只有6.47万人,三年增长一倍。

年南宁市共有3.82万人进行了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同比增加人,增长44.54%。

年4月14日长沙市地税局公布,长沙市地税局共受理年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10.68万人,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高达48.3%

成都市年个税自主申报人数为22.45万人,比年的12.万人猛增80.2%。成都市个税自主申报人数竟然突破了20万人,比青岛还要高。

安徽合肥年自主申报个税人数达到6.45万人,比去年4.89万人增长32%

兰州和武汉的增速更是夸张的惊人,实现了倍增。

据兰州日报报道:年,市地税局共受理年度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4.64万人,同比增加2.8万人,增长.90%,申报人数创历年之最。

湖北省全省飙升

年4月24日,湖北省地税局发布消息显示,全省共有31.94万人进行了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增长70.53%。

自行申报纳税人主要集中在武汉、襄阳、宜昌等市,其中武汉市21.67万人,占全省自行申报人数的67.85%。全省增长70.5%,那么武汉市增长了多少呢?仅仅是年,武汉市申报人数才8.69万人,年才刚刚突破10万人,年就突破了20万,武汉实现%的增长。

3

小城市的逆袭,回不去的家乡在变成回得去的家乡

在一线城市的各种北漂,沪漂,深漂,总是感慨家乡回不去,原因很简单,家乡很难找到高收入的工作,或者说找不到类似岗位的工作。

在今天,虽然小城市在产业齐全方面仍然不可能和大城市,但是高收入人群也在逐渐增多。

广东省梅州市是个不知名的小城市,但是这个城市月薪过万人数居然也过万了,梅州市地税局公布,年梅州市共有人完成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同比上年增加人,增长29.5%。

自年我国首次实行年所得12万元以上高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以来,11年间梅州市申报人数增长了11倍。

湖北省荆州这个地方,想必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个地名,这样一个绝大多数国人并不太了解的地方,年个税自主申报人数也首次突破万人,荆州晚报记者报道,荆州市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人数达到44人,自年开展该项工作以来,首次突破万人大关。

山东省临沂市也是一个大众并不了解的城市,这个城市月薪过万人数竟然高达2万人之多,年临沂市共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人,同比增加人,增长.02%。

实际上,临沂,荆州,梅州都还不是全国监控房价的70个大中城市。

一些印象中完全是贫困地区的小地方,例如湖南省邵阳市,年邵阳市累计有人进行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同比增加人、增长26%。

4

制造业对提高中国人收入的巨大作用

湖北省十堰市,月薪过万人数竟然有1.3万人

广西柳州市,月薪过万人数有多少呢?年柳州市共有1.万人进行了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比上年度增加人,同比增长.94%。柳州目前没有公布年的数字,但是预计也会大增。

十堰市和柳州市都是典型的工业城市,十堰市有汽车工业,柳州有机械工业。中国工业产值最高城市之一的苏州,据苏州地税局和苏州工业园区地税局统计,年苏州申报人数达21.8万人,首次突破20万人,比上年增长3.78万人,增幅达21%。

江西省南昌市年共有3.万人进行自行申报个税,占江西省申报人数的36.82%。此次申报人数较多的行业依次是: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仅次于金融业是南昌市第二大造富产业。

那么全国个税自主申报人数有多少呢?国家现在没有统一公布数据,不过从年就突破了万人,和近年来惊人的增速来看,年全国个税自主申报人数几乎肯定过千万,估计在1万人左右。

当然自主申报个税人数肯定远小于月入过万的人数,我知道身边就有不少月入过万但是没有申报的例子。你有10万存款,存到余额宝里面,一年也有个元年的利息,也算是收入。你有一个房子,租给别人,房租也是你的收入。

在以前,有朋友留言说,宁南山的文章老是唱赞歌,回避中国存在的问题。

例如这篇文章,1万人自主申报纳税人数才占中国人口多少比例?不过区区1.1%不到,就算人数存在低估,翻一倍好了,也才占人口2%多点,有什么好吹嘘的?看不见中国大把人生活在农村,大把人月薪两三千吗?

我写文章的目的,是展现中国的现状和趋势。这个趋势对我们非常非常重要。

1:我们按照中国月入过万的人数有万计算好了(自主申报个税的人数翻一倍),占全国人口13.8亿的确只有2%多点,但是不能把没有在工作的几亿老人和学生计算进来,年,全国实际就业人数为7.76亿人,这个万人占到了就业人口的3.87%,这个比例是不是觉得有点可观了?

2:中国大部分人的收入是集中到某个区间的,目前来看这个区间在不断上移,一旦有一天这个主流区间开始达到万元,中国月入过万人数就会瞬间暴增。

下面的图就是一个例子,数据不一定准确,只是作为例子说明,中国移动电竞用户的收入,0-00元这个档只有7.8%,而0-0元这个档的人数有24.4%

所以一旦有一天这个主流收入区间接近万元水平,中国月入过万人数就会爆炸式增长。实际上,从年主要二三线城市个税自主申报人数普遍增长40%-50%,更有不少城市实现%增长,呈现越来越快的趋势,除了我国税务监管不断完善之外,城市主流收入区间不断上移也是主要原因。

那么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呢?你如果居住在城市里面,这一天到来的时间很快了。

再说中国农村不富裕这个问题,我认同总体确实不富裕(不过即使是不富裕的中国农村,年也卖出了0万台空调),但是趋势是中国农村人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为56.4%,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为57.4%,一年之内提高了1.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什么呢?中国人口为13.8亿人,一年之内万中国人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或者说完成了城市化。中国的农村人口在迅速减少。

当然又说了,搬到城市就意味着不穷了吗?当然不一定,但是总体来说,城市的生活水平高于农村,生活水平是提高的。

再说中国大把人月入两三千的问题,我们先不讨论中国人一个月只挣两三千元的人数有多少,毕竟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公布国人的中位数收入。

可以参考的是,年5月,国家统计局《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我国农民工2.82亿人,同期增长1.5%,农民工月均收入达元。国家统计局也给出了农民工的定义,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从元的平均工资,估计农民工的中位数收入应该接近元。

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这个低收入的人群数量在不断减少。

为什么呢?我们就以简单的私人汽车保有量和小米的故事为例子。

我们不考虑单位拥有的汽车,就算私人拥有的汽车,年底,也就是20个月之前,中国有1.24亿辆私家车,到了年底,也就是8个月之前,这个数字变成了1.46亿辆。

这代表什么呢,仅仅在去年一年,就有2万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私人汽车。

当然考虑有人同时买两辆车自己一个人换着开,但是这种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可以合理的估计,仅仅在去年一年之内,就有万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私人汽车。

到了年6月底,也就是2个月之前,这个数字变成了1.56亿辆,半年的时间又增加了0万辆。

换句话说,在年的上半年,每天有5万多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私人汽车。这是多么快速的变化!

事实上,中国买得起私家车的人远不止1.56亿人,中国不少城市现在处于汽车限购状态,这个购买力实际上是被严重压制的。例如四大一线城市全部限购,杭州,天津,贵阳,石家庄也限购。

在限购之外,不少人收入其实可以支持买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买。

更重要的是,这个速度是不断加快的,为什么呢?

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增加万辆

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增加万辆

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增加1万辆

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增加1万辆

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增加2万辆

除了经济谷底的年增量没有加快以外,每年第一次拥有私人汽车的中国人数量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

这还只是登记在个人名下的汽车数量,中国还有4万辆车登记在各种企业等单位名下,其实很多也是私人用车。

到年,中国有4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万辆,23个城市超万,6个城市超万辆。

根据中国卫计委年的报告,中国家庭平均人数为3.35人,1.56亿辆私家车意味着5.23亿人的家庭有了汽车。

虽然有的家庭会有两辆私家车,但是也要考虑到全国4万辆单位所有车辆很多实际上也是私人在用,例如自己开了公司当了个体户,车放在公司资产名下。所以5.23亿人打个折,5亿人的家庭拥有汽车。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所以中国是不是大把月工资两三千的人呢?是的,不仅有,而且人数不少,但是这个人数在不断减少。

不只是汽车,从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也能看出来,以前小米就误判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态势,在元这个区间站稳脚跟之后,不是向上强攻中高端价位,而是下探到千元机搞起了红米,这和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是完全相反的。

小米大搞红米这样的廉价机,应该是判断中国会长期处于潘烤谜贾鞯嫉牡匚唬挥性ち系街泄焉兜乃俣热绱酥欤∶字鞔蚝烀祝约荷撕α俗约旱钠放菩蜗螅媸贝绷鞫匀桓冻隽舜邸

所谓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华为,OPPO,VIVO就顺势而为,大搞元以上,元以上的智能手机作为主打产品,销量和利润一路上涨。

反之走了弯路的小米现在也醒悟过来了,开始元以上的小米Note作为主打,小米6发布的时候最高价格也突破了元,定在了元,最高价甚至到了元。

然而小米要想挽回自己的品牌形象,现在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我身边认识的中产阶级,几乎没有人用小米手机,因为觉得很低端,绝大多数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小米的东西不错,可以买,除了手机。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中国月入过万人数暴增,你跟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