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鸡又名“白斩鸡”。
清代人袁枚《随园食单》称之为白片鸡。他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故令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单。”
单上列鸡菜数十款,用于蒸、炮、煨、卤、糟的都有,列以首位的就是白片鸡,说它有“太羹元酒之味”。
所谓“太羹”是指古代祭祀用的不调和五味的肉汁。所谓“元酒”是指古代祭礼时用以代酒的水。在袁才子眼中,白片鸡的品质纯正到了极致,乃人间至味也。
说是人间至味,确实一点不假。也只有白片鸡,才能品尝出鸡的原汁原味。
在我们粤西地区,大家都叫白片鸡为白斩鸡,是粤菜系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浸鸡类。
如今,粤菜厨坛中,鸡的菜式有余款之多,而最为人常食不厌的却是白斩鸡。
每逢过年过节、喜事宴会,白斩鸡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在年例上,最能看出白斩鸡的地位。名贵的山珍,上桌时,摆旁边。鲜美的海鲜,端上来,摆旁边。白斩鸡,一上来,必摆在最中间。
无鸡不成宴,说的就是白斩鸡。冬菇炒鸡,有鸡,但不算主菜。酱油鸡,如果非要挤到桌中间摆放的,那就要借白斩鸡的光,一起拼盘。
如此唱重头戏的白斩鸡,是怎样由来的呢?
据传,有一个读书人,早年寒窗苦读数载后,当了大官,却终因受不得官场黑暗,乃弃官务农。
农夫生活清贫,年过半百,膝下无儿。一年的中秋节,他和妻子决定杀只母鸡,一来祈天保佑早生贵子,二来打打牙祭。
妻子刚将母鸡剖洗干净端进厨房,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呼喊,哭叫着救火。
农夫二话没说,端起一个水桶就冲了出去,妻子也跟着去救火。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大火很快被扑灭。
农夫回家时灶火已熄,锅中水微温。原来妻子走得匆忙,只在灶中添柴,忘了放作料和盖锅盖。
而锅内的光鸡竟被热水烫熟了,农夫说,就直接斩来吃吧。谁知,这样白斩的鸡,风味独特。
“白斩鸡”由此得名。
undefined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不挑吃的人,到了他乡之后,才知道,最骗不了人是舌尖上的味蕾,它心心念念的是家乡的白斩鸡。
几年前,被调到外省工作。初到他乡,对于吃货的我来说,就是找当地的美食。起初,天天吃着不同口味的美食,感到很满足。
半年下来,把当地的特色菜都吃遍后,在一次吃饭点菜时,看到有白切鸡,喜出望外地说,就来一只白切鸡。
白切鸡上桌,斩得整齐,摆得漂亮,夹一块鸡肉,蘸上姜葱酱料,放入口中品尝,皮爽肉滑,清淡鲜美,不硬不柴。
一块一块地吃着鸡肉,味道还可以,但是,却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东西。那一刻,突然很想念母亲烹饪的白斩鸡。
原来,对味道的渴望与迷恋大概也是一种深层的瘾,是一种依赖。它把我牢牢地拴在故土,即使身体远离,舌尖、心头依然无法远离。
一瓶健力宝,一个大鸡腿,是童年过节时的标配。小时候,我们家里兄弟姐妹三个。只有两个鸡腿,怎么办?母亲把两个大鸡翅斩下来,说,不吃鸡腿的,可以吃两个大鸡翅。
每一次,我都要选择鸡腿。一手握着大鸡腿,一手端着健力宝,还串门到邻居家里一边吃一边看人家放鞭炮。
undefined有一年读大学时,我年初二才回到家。全家人都知道我爱吃鸡腿,除夕时的两个大鸡腿留着,大年初一时的两个大鸡腿留着,年初二那天,又杀了一只鸡,两只大鸡腿一样留着。
那天那顿饭,我吃了整整六个大鸡腿,打破了家族吃鸡腿的历史记录。晚上,牙齿开始隐隐作痛,虽然知道是嚼鸡腿导致的,心,也是生欢喜的。
毕业之后,先是在广州工作。广州的白切鸡也有特色,皮爽肉滑,清淡鲜美。
在广州,吃白切鸡,都是以姜、葱配制的调料蘸鸡肉吃,比较清淡。然而,我却还是喜欢家乡的沙姜蒜味调料。
对于粤西人来说,沙姜酱调料,才是白斩鸡的灵魂。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将沙姜洗干净,拍碎成末,再和蒜蓉调匀,把花生油烧热倒入,待香味飘出后,再加入酱油就可以了。
鸡肉蘸上沙姜酱,入口,有鸡肉的清香,又有沙姜独特的辛甘味,不得不说,是一种满足。
吃白斩鸡,觉得酱很重要,选鸡也很重要。鸡的品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只要是走地鸡,养足日子的,都可以做成美味的白斩鸡。
我的外婆在乡下,就很喜欢养鸡。快过年的时候,城里人就开车回来,无论是阉鸡,还是项鸡(小母鸡,未下蛋),都全部买走。
乡下的走地鸡,天天在地上跑,吃的又是五谷杂粮和虫子,肉质结实、鲜美。制作白斩鸡,谁人不爱吃?
白斩鸡保持鸡香原味,制作过程看似容易,但是,要制作出一道美味的白斩鸡,是需要功夫的。
想要正宗、美味的白斩鸡,乡下的柴火是最佳的选择。选用荔枝树木干柴,烹饪出来的白斩鸡带有荔香味。
煮鸡的火候很重要。煮过头了,鸡肉老了。煮的时间不够,鸡肉可能没熟透,鸡骨头里会透着血水。
对于鸡鸭的煮法,我们当地就有一种说法“生鸡熟鸭”,意思是说鸡可以不用煮太老火,火候刚刚好口感甚佳,而煮鸭就得煮熟透,甚至可以慢火来熬。
母亲制作白斩鸡,她把鸡在水滚至微沸时放入,经过三次浸、拎、提,令鸡浸至仅熟,达到皮爽、肉嫩、略离骨的效果。
母亲凭着多年经验,总是用手摸捏鸡腿、鸡胸,就可以判断鸡是否煮熟了。
有时候,她还会使用一招:拿筷子插到鸡腿边的肉里,皮“脆”地一声,筷子进去几公分深,拉出没有血丝,鸡就已煮好了。
煮熟的鸡需用冷水或冰水略冲洗一下,保证鸡皮爽脆,鸡肉多汁,肥而不腻。
这时,鸡就要趁热切了,那样鸡肉就会更加鲜美、爽滑。从饮食的角度来说,温热的食物香气逼人,更加条件反射地让你的唾液不由自主地泉涌起来,大大地增加了食欲。
在剁好的鸡肉上面撒些芫茜,芫茜的香味混合上鸡肉的飘香,顿时让人唾涎三尺。
鸡皮滑嫩,嚼时黏在齿舌上,似乎还会冒出淡薄的油脂,弹起的鸡皮如一条摆尾的鱼,引领牙齿加快运动。
鲜香的鸡肉,带有清甜的肉纤维,不粗不柴。夹起一块色泽金黄、皮薄骨细的鸡肉,蘸上秘制的沙姜酱料,咬一口,齿颊留香,让人欲罢不能。
连鸡骨头都是酥软的,那鸡骨上凝结有黯淡的血丝,但闻起来却没有腥味,这是火候到位的白斩鸡。牙齿稍一用力,少量的鸡骨髓便跳到舌面上,一股鲜香在嘴中达到高潮。
鸡皮,鸡肉,鸡骨头……这味,怎一个美字了得。
白斩鸡好吃,鸡汤也鲜美。鸡汤可以用来滚菜汤,味道甜美。还可以在鸡汤里下面条,面条里渗着鸡香味,鸡汤里含着面香。一吃就是好几碗,把肚子撑得浑圆浑圆的。
我也曾制作过很多白斩鸡,但是,烹饪的时间总是掌握不好,不是没煮熟,大家不敢吃,就是煮得太老了,吃起来很柴。
母亲常常在视频通话中指导,我还是很笨拙,总学不会。原来,想要吃上一只带有家乡口味的白斩鸡,确实不易呀!
这白斩鸡,不管我身在何处,它一直是我舌尖上和心里头待得最长久的家乡味道。
蒋凤记醉草鸡咸鸡盐水鸡白斩鸡熟食腊味卤味草鸡即食肉类下酒菜凉菜京东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20.8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