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题字姚景林第期
记录光影奉献大爱?麦穗儿
年9月,我加入了上海光影之声无障碍影视文化发展中心,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为国内外影片进行无障碍解说词撰稿。
第一次听到“无障碍电影”这个名词,觉得陌生又好奇。通过了解才得知,“无障碍电影”是服务视障观众的电影,是用精准的文字,对普通影片中没有对白的画面加以恰当的描述,并进行解说配音,从而使包括盲人在内的所有观众,都可以无障碍地理解和欣赏的全新电影形式。
而我所要承担的工作就是撰写那些“精准的文字”。起初,我单纯地认为这个撰稿工作无非就是“写”,只要把画面描述给视障观众就可以了,非常简单。以我的写作水平和多年从事影视撰稿的经验,这难不倒我。可事实并非如此。
解说词撰稿人的志愿者入门前,要先写一个5分钟影片的测试稿。与其他影视作品的撰稿一样,无障碍电影的解说词也要求一秒钟3-4个字。我很快就提交了测试稿,等来的却是十多条修改意见。在和审稿老师及几位资深撰稿人沟通之后,我虚心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学到了很多,也意识到“无障碍电影”的解说词想写并不难,但是想写好,真是难上加难。
这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既然我当了这个志愿者,就要完成好这项工作,为热爱电影的视障观众扫除障碍。于是,我潜下心来,用心仔细琢磨每一帧的画面,研究其与前后对白的联系,在用词和选句时反复斟酌、修改。在声画同步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画面信息传递给视障观众。我先后撰写了影片《你好,李焕英》《袁隆平》《第十一回》《决胜时刻》等,每一部影片都是万字起步,每一个细节都要看上数遍,终于,我的作品得到了审稿老师及同业者的肯定。因为每部影片的片长从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不等,甚至更长。需要撰写的画面数量不等,又因影片类型差异,撰写的细微手法也有所不同。所以,每撰写完一部影片,我都收获满满,写作的技艺也精进了不少。伴随着志愿者工作的深入,我越来越感受到“无障碍电影”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所在的上海光影之声无障碍影视文化发展中心,本着诚信与付出的社会责任感,联合社会力量,为广大残障观众欣赏影视文化艺术提供“无障碍”支持;残健携手,为帮助残障群体融入社会、感受艺术之美、拓展残疾人文化事业领域而共同努力。它使得热爱电影的残障观众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有了观影的机会和可能。每一个加入的志愿都和我一样,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成为他们的眼睛,为他们记录并讲述光影里的一切……
前些天,我受邀旁听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无障碍电影”公开课,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分组对影片《地心营救》的片段进行了口述影像的撰稿和制作,特别邀请了上海光影之声无障碍影视文化发展中心的主任韩颖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两节大课下来,我和所有在线的大学生、志愿者们都被韩老师的细心讲解和耐心指导所折服。作为一名盲人,她要用读屏软件一个个地审阅学生们上传的解说词,再反复对照之前制作完成的“无障碍电影”中听到的画面,找到学生们在口述影像时的疏漏,再整理出需要点评和讲解的部分,并且在一周之内完成,这无疑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但韩颖老师凭借超强的意志力做到了,感动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也感动了我!图片为韩颖老师
正如韩颖老师所说,我们所有的志愿者都是心有大爱的人。无论是资深撰稿人、推举我加入的肢残人士林勇大哥,还是为我发送影片及对白的视障人士胡雅琴老师,我们都心甘情愿地为“无障碍电影”付出,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
让我欣慰的是女儿在被问及我的工作时,她自豪地说:“我妈妈是为视障人士写电影的。她需要把没有对白的画面都写出来,一部电影要写上好多天,有时还会写到很晚,许多视障人士都看过她写的电影。等我长大了,也要做这样有意义的事!”言传不如身教,等我百年之后,我撰写的影片仍会流传于世,造福更多爱电影的残障人士和观众们。五一劳动节时,我为这些特殊的观众和“无障碍电影”的志愿者们写了一首诗《请你把手交给我》,诉说了我的心声:记录光影,奉献大爱!请你把手交给我请你把手交给我
我会带你走进森林
为你讲述鸣叫的小鸟
羽毛光洁柔软
眼睛乌黑发亮
它正拍打着翅膀向我们飞来
请你把手交给我
我会带你走向大海
为你讲述那些吵闹的浪花
翻滚而来是白色
退去时还是海的本色
它温柔或咆哮都要听从风的旨意
请你把手交给我
我会带你走入四季
为你讲述春天风筝的图案
夏天连衣裙的样式
秋天田野的忙碌
冬天储存的食物
请你把手交给我
我会带你走过雨雪
为你讲述细雨绵绵的柔情
大雨滂沱的气概
雪花起舞的曼妙
鹅毛大雪的内涵
请你把手交给我
我会带你走近他们
为你讲述天真的孩子
无所不能的妈妈
不知疲倦的爸爸
勤俭一生的老人
请你把手交给我
我会带你走出阴霾
为你讲述万能的真爱
骨子里的善良
难以割舍的亲情
近在咫尺的幸福
请你把手交给我
我会带你感受光影世界
为你讲述那里的一切
用我的文字记录
多彩斑斓的画面
只为那个爱电影的你
作者简介麦穗儿,原名高晓卉,汉语言文学专业,初中语文老师,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咱们村》责任编辑,偶有小作发表于《江城晚报》。惟愿以文会友,终身成长!咱们村投稿须知
年2月11日创刊
咱们村地球村-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责编果丰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