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昌河中学老牌学校写新故事
TUhjnbcbe - 2025/5/4 20:08:00

“在3+1+2新高考制度改革下,昌河中学走在了全市前列,目前已初见成效,我们更有信心,迈向省级名校行列。”

“届高三年级在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下,在市级与省级各项大考中捷报频传!”

“昌河中学沿袭军工企业优良作风,严谨务实,在这儿当老师,不好当啊,但若要把我调走,那是万般不愿意”……

近日,记者在昌河中学,听到了许多声音,这些声音,充满力量与希望,是不断奋斗着的昌河中学教育者的心声与愿景,更是昌河中学踏步向前,续写新篇章的有力回响。

昌河中学

新高考,新机遇昌河中学大有作为

何为“3+1+2”新高考制度?昌河中学副校长金昂向记者解释说,新高考制度即“3门必考+1门首选+2门再选”。“3”是指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不分文理科);“1”是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物理或历史;“2”是指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的2门科目。至此,选科模式共有12个组合。

“3+1+2”制度,将文理科目考试更加细化,足有12个组合模式之多,如何在12个组合里,选择最合适的?这一点,昌河中学将工作做到了实处,在分班之前,学校组建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外聘专家、处室主任、班主任、优秀老师为成员的生涯规划团队,为学生作个性化的生涯规划。

昌河中学校园运动会

昌河中学党支部书记方文华进一步介绍说,早在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以后,学校就开始进行模拟走班实验,分为行政班和走读班两种。专门上语数英物理或语数英历史科目的教室称为“行政班”,剩下的地理、政治、化学、生物4个科目的教室,均被称为“走读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或喜好,选择性地在各类走读班上课。

“比如我是理科生,需要在行政班上‘语数英物’4门课,但是生物较弱,恰巧地理又较好,我就可以不上生物课,选择学文科的地理。”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去攻读感兴趣、愿意学的科目,提高学习效率。

都说“学文科,选昌河”,如今在新高考模式下,亦给昌河中学的理科生赋予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科优势,不仅没有削弱,还有助于推动理科发展,能为一些化学、生物学习困难的理科学生,借助昌河中学的文科优势,考上理想大学提供了绝佳机会。

“可以这么说,昌河中学是为配合新高考制度改革,第一个实行模拟走班实验的学校。”“为什么学校行动如此之快?”“提前做,能为我们争取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毕竟一切新事物,总得有个摸索的过程。”方文华由此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他高兴地说,现在学校已经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学情校情的走班制度,形成了稳定的教学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昌河中学校园艺术节

新高考,新机遇。届高三年级在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下,在市级与省级各项大考中捷报频传,对此,方文华如数家珍:市一检、二检,文科与理科实验班一本人数均突破50人大关,创历史新高;文科实验班全市前10名均占6人,全市前30名占一半左右;在今年四月的全省五市九校联盟协作体高三统考中,昌河中学作为唯一一个非省重点学校,有4名同学总分进入了前十名(第一名,第四名,两个并列第五名)……

不“躺平”,求“上进”全校师生共成长

曾是军工企业子弟学校的昌河中学,几十年如一日,沿袭着严谨务实的优良作风,孕育了“不畏难、敢拼搏、勇争先”的昌河中学精神。

这种精神,在每位教师身上“安装”了一副无形的发条,自开始转动那天起,就不会再停止,教师们拒绝“躺平”,追求“上进”。实实在在地教学大比武,动真格,校主要领导推门听课,抓教学,勤督查,校园教学教研氛围浓厚,为昌河中学教师不断成长,提供沃土。

昌河中学青年教师五项全能比赛

为了孩子成人、成才,昌河中学的教师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班主任甚至是课任老师,自觉坐班,从早七点到晚六点,教师们坚守校园,在他们的陪伴下,学生讲坛、谷雨诗会、校园艺术节等各类活动在教育田地里开花结果,孩子们在这点滴中收获快乐,得到成长。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所收获,是昌河中学教师永恒不变的教育真理。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在年,被评为全省首批特色学校,年被评为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校园。

为了昌河中学教育事业后继有人,昌河中学大力发挥“传帮带”作用,校两位主要领导都会去听课评课,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年轻教师配备资深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作一对一的专业指导。为此,学校一大批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直至成为能够独当一面,能挑重担的教学骨干。一棒接着一棒干,是昌河中学永葆活力的秘诀。

正因为这种精神,造就了一批“敢打敢拼”的教师队伍,才使得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厂矿子弟学校发展成为区域名校。也难怪有着几十年教学经验的金昂,对此也不禁感慨:“昌河中学的老师,不好当啊!”

业务精,能力强教师队伍有实力

“昌河中学教师团队每一科都有领军人物,且老中青搭配合理。”金昂本身为昌河文科班团队的数学教师,他是高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曾培养出了一大批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名校”学生。

然而,这等“丰功伟绩”和高质量的头衔不止他独有。细数昌河中学教师团队,金昂更是娓娓道来:语文教师屠敏,是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多次省市级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英语教师葛孝桢,曾被省教育厅公派赴英国学习,培养出的学生曾在文、理科高考中在全省名列前茅;政治教师梁冬斌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期间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历史教师韩美玲,指导的多名学生获得市级和省级一等奖,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地理教师黄云平,硕士研究生学历,市骨干教师,多次参与省级和市级联考命题;生物教师陈淑芹,江西师大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多次获省市教学竞赛奖项。生物教师周国发,中学生物高级教师,市名师,省生物骨干教师,所教学生曾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数学教师袁志,数学高级教师,所教学生中,曾有学生高考数学满分,高考数学成绩分以上者有32人;英语教师吴燕芳,英语专业八级,多次获得省市比赛一、二等奖;物理教师黄镇平,全日制物理硕士研究生,多次获省市一、二等奖,年全市高三物理质检命题人。化学教师王景一,硕士学位,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了解沟通学生;地理教师刘煜,江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西师大硕士生导师,曾培养的学生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全茅。

有着50年办校历史的昌河中学,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育人传统,保持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已成为初中高中兼优、文科理科并重、以文科为显著优势、理科奋力搏进的优质完全中学。

“在新高考制度改革下,昌河中学能继续发挥‘大文科’优势,理科水平,目前也进入了全市一流”——这所仍在不停奋斗的老牌学校,在今天,有了新的故事。

瓷都晚报·教育周刊电子版

大家好,又到了瓷都晚报·教育周刊出版的日子了!本期为9至16版,共8个版。

本期导读:9版主要内容

小记者化成“小牙医”探索牙齿大学问

10版主要内容

昌河中学:这所老牌学校有新故事

11—13版主要内容

教师风采

14版主要内容

校园新闻

15—16版主要内容

小记者习作

END

本期编辑:罗虹

来源:瓷都晚报

校对:黄平

一审:王湘琴

二审:徐国凤

三审:傅东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昌河中学老牌学校写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