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在身边
——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
展览地点:玄武艺术馆(南京板仓街9号)
开幕时间:6月18日下午三点
展览时间:6月18-25日
为了庆祝中国共青团建团周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扬子晚报拟举办“美好生活在身边”——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本期推出的是书法家赵彦国先生。
赵彦国,山东肥城人。年考取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年获硕士学位至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工作,任书画研究部副主任。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年调至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书画院副院长。年10月调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至今。现为一级美术师、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南京市书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江南文化节翁同龢书法奖等,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多部。微妙的“继承”与“创新”
文/赵彦国
谈及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我认为这二者之间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关系,是承继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人文艺术领域的创新并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出新。譬如,运用现代的视觉元素、视觉理念去改良或改造古典的一些艺术元素与艺术表现手法。这种“创新”跟“继承”是有联系的,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推陈出新”这四个字用来阐释艺术的继承和创新非常合适。在当今新文化语境下,如何更好地深入经典、传承经典成为当代艺术家表达中华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谈古论今,“古”的东西里面也有一些在当时是新的内容,只不过我们是现在再来看它。那么,我们现在认为是“新”的东西,它以后也会成为“陈”的内容。所谓“陈”和“新”,这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种审美的改良。这种“改良”虽然是波浪式前进的跨越式发展,但它还是有一定的延续性,就好比珍珠串中间的经线一样,它一定是连环式的。书法对每个人来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文化亲近感,提笔写字是我们开始文化之旅的日常训练之一。从文化层面来说,书法的本质属性是汉字的书写,核心价值是文气、雅正、自然。就我而言,我的书法定位是首先要追求文气。我一直是对文人书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