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静通讯员李文瑶
7月初,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推出为期1个月的线上活动,“打卡数字里的杭州地名”。活动期间,任意打卡带数字的杭州地名,并完成5个相关帖子并上传照片,即能获得价值89元的精美手机臂包一个。
在一个月时间里,走读爱好者带着问题和视野出发,纷纷在“走读杭州”群组里上传自己的发现。不仅快速集齐了一到十的数字杭州地名,还将脚步开拓地更远:十五奎巷、六百弄……(数字地名背后还真有学问!走读杭州铁粉们厉害了,你还能找出更多吗?)
截至目前,客户端后台共收到打卡余条,其中既有精心编辑文字的走读有心人,也有贴心上传地图地点的走读爱好者,让更多人能继续这趟杭州数字地名之旅。
经过统计,获奖名单已出炉!赶紧来看看有没有勤奋打卡的你吧~
#名单不分先后#
在所有获奖的走读爱好者中,55岁的蒋琰一个月打卡了二十多个走读杭州地名,高居名单榜首。
“很多其实就是我活动范围内的街巷,只不过用打卡的心态出发,发现了更多新事物。”居住在上城区的蒋琰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大学就读历史系的她对杭州文化颇有兴趣。
以前,蒋琰就喜欢在工作之余和朋友们自发去“走读杭州”,每一次她都会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下来。今年,刚退休的她看到“打卡数字里的杭州地名”活动,当即出发,去探寻杭城大小街巷。
在上传的每一条打卡中,蒋琰贴心地标注了老街巷历史和背后的故事。这些文字有些来源于网上资料,有些则是她特意翻阅书籍沉淀下来的结果。马时庸编著的《杭州的古建筑》、还有《杭州老街巷地图》,都给她提供了很多帮助:“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系统地学习一下。”
打卡的二十几个地名中,九里松让蒋琰印象最为深刻。看地名原以为是一片苍翠的景致,却让她在去年秋天抓拍到了娇艳的红枫,“现在想来还是非常惊艳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