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扒爷
学英语得不偿失?刚刚闭幕的重要会议上,教育仍被万众瞩目。
不出所料,高考取消英语这一话题再次引发热议,有一条说法特别招人:
90%的人在生活中用不到英语,花费好多时间去学习一门根本用不上的知识是得不偿失,不如用在音体美上,对身心健康有好处。
这个问题乍看是博眼球,但实际却击中了小初高+大学教育(甚至包括幼儿园)在内的所有人的内心痛点,学生很沉默,家长要落泪。
英语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变化表面上一定要影响家长们的血压,其实关键是涉及社会及教育本身对人才的筛选标准,这条硬杠要是玩起飘移,你说能不让人着急上火。
说到这作为家长,我就想赶紧找一瓶王老吉喝下去。
此刻提出这样的建议,对于万即将在6月踏入考场(如果不延迟的话)的考生来说,情何以堪?
取消英语话题十几年来经久不衰
英语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这个话题可谓经久不衰,而且一直以来论调大多类似,无非要削弱,甚至取消英语的主课位置。
今年重要会议上这样说,查一查去年也如此,根据人民政协网年3月消息,委员建议要取消中小学英语的主课地位,原因很直白:
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太大!
再往前翻,年5月澎湃新闻,有代表提议调整高考语文、英语的分数权重,语文分数要比外语高至少20%,保护母语地位。
追溯到年,羊城晚报消息,中国宇华教育集团的李光宇建议高考取消英语,中小学英语改成选修课,这个言论被俞敏洪批为“有点仓促,甚至比较鲁莽”,不过网友支持率却高达82%。
再往前,我初中物理老师也发表过类似言论。
可以说,英语教学争论了十几年,如今民族自信大涨,英语是否取消的话题性就更足了。
我摊牌了你们怎么看?
老实讲,作为一个学生家长,我内心很支持。教小孩单词,教着教着就表情失控,血压飙升,最后我妈都学会了,小朋友还是一脸疑惑,也不怪他,确实没有语言环境。
在那一瞬,“绝望感”弥漫在空气中!当然很绝望的还有本就不算太鼓的钱包,你懂的。
尽管体验受罪,真说要把英语给取消,恐怕很难下决心,毕竟不管怎样,英语依旧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18年参考消息报道,个国家的母语都是英语),这使其成为了全球化的内在方言,你避不开。
除了中国,不少国家把英语当必修课,知乎上讨论,德国在中学如此,而日本从小学3年级就开始接触并逐步提升为必修,你要说日本是贴美国,那德国不至于吧。
英语学习,就和其使用一样,具备广泛性,这与一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有关,当然,我们家长不考虑这么多,真心让人纠结的,还是学习上太卷,以及毕业后的就业难关。
别的孩子都学,你自己的孩子“买单”,你觉得合适吗?
不是不想让小孩轻松点(也是让大人轻松),也不是真的担心外部教育机构的死活,更不是因为英语必不可少,而是单纯想保住小孩在当前阶段的竞争力,仅此而已。
双减以后,校外课停了,但是想抢跑的可以请家教,想学总有办法,这种想法一旦出现,卷就不可避免,我也怀疑是否真的有人会安安分分让小孩在课余吃吃喝喝玩玩,我也不知道作为家长那样到底是负责还是不负责。
竞争力跟不上,高考就可能砸锅,成为被筛去职业学校的50%学生之一,再别说什么一视同仁,就说家长信,用工单位也不信!
你就想想,两人简历势均力敌,然后一个会唱歌,一个英语好,一般单位的人事会选哪个?
不要忘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这样一个教育条线,除了减少文盲,提高全民素质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筛选和定向培养人才。
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科目,还要在重要时点选科分班,这其实是提前根据学生强项+爱好进行区分和筛选,够格的,进入下一个环节,给国家培养更专业的人才;差点意思的,就被筛掉了。
英语,就是这个筛选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并且会一直筛选到考研(话说今年考研分数线上涨15分,万考生会有多万落榜,竞争好激烈呀)。
我不赞成用“是否用得上”来评判,别说数理化,就算是文言文生活中也用不到,身边朋友能引经据典的,又有几个?
至于用音体美来换掉英语,这个一点都不现实,音体美最大的敌人不是英语,而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等等。
我很希望英语被削减比重或取消,因为的确很折腾人,但作为家长,你会发现现在的教学和最终的就业,似乎都不这么认为。
从小学英语有好处,就是掌握比较快,这也是很多双语幼儿园存在的原因吧。而到了大学写论文查文献,英语优势就会让你长出一双翅膀,甚至为你打开通住世界的一扇大门,没办法,大部分学术期刊都是英文......
我个人的看法,其实挺矛盾,不知各位檀香有何看法,感兴趣的可以留言讨论。
码字不易,还请点赞和在看,以示鼓励,多谢啦!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根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本周直播速览
3月14日-3月20日
??我们在直播间等你来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