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的岳池县城。摄影范聪
封面新闻记者汪仁洪
天,湛蓝湛蓝的,像透明的镜子那样明净。厚厚的白云,一团团的如棉花,一阵阵的如波涛……最近半年,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城区上空,美如画的蓝天白云并不鲜见。岳池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常晓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航介绍:该县建设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20个,督促指导建筑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共56台,添置雾炮机90台,“一人一工地”蹲守督导,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精准打击灰层的“大炮”频发,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年1月1日至6月30日,城区有效监测天,优良天数天,优良率86.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6个月在广安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雾炮机”和“高射炮”
晴天岳池街头常见一幕:降尘雾炮车巡游,降尘雾炮高效运转,向空中发射细微水粒。建筑工地上,固定降尘雾炮频繁发射水粒。“雾炮是用来进行降尘处理的,可以利用高压把液体水打成很细的颗粒,跟空气中漂浮的灰尘颗粒一样细,使它们抱成一团,从而起到除尘作用。”王航说,岳池县添置90台雾炮机。
长期以来,建筑工地扬尘是环境空气质量的一大杀手。为此,岳池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了《年度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专职管理人员,建设施工围挡,安装喷淋设施、扬尘在线监测设备,设置船型车辆冲洗槽,落实保洁人员。
王航介绍,岳池施工现场%使用围挡封闭,施工现场道路%硬化,裸土%覆盖,土石方作业%采取湿法作业的方式进行,建筑渣土运输%采用密闭运输的方式,进出施工现场车辆%进行冲洗。
“我们要求围挡不低于3米,用于覆盖的密目网不低于3针,围挡的喷淋系统喷头间距不大于5米。”王航说。
此外,岳池督促指导建筑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共56台。一些施工现场还配备了“高射炮”——高空喷淋系统,起到更好的抑尘效果。
蓝天白云红花。
“一人一工地”和“专项治理”
岳池创新推出的“一人一工地”特色做法,对建筑工地的扬尘治理发挥了明显作用。
何为“一人一工地”?王航解释,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从各个业务股室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一支28人的队伍,这28人每人负责对一个在建工地的扬尘治理进行蹲守督导。
蹲守督导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日常的监管,在平时工地的施工活动中,要求工作人员每天到自己负责的在建工地进行一次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督导,指导工地制定整改措施,做好扬尘治理的整改工作;另一种是污染天气的监督,这种时候要求工作人员深入工地现场督导,要求工地完全停止土石方作业,其余建设活动完全落实扬尘治理要求。
王航说,从目前来看,“一人一工地”这种做法有利于对在建工地实施精细化管理。
焚烧秸秆也会影响空气质量。岳池的治理办法是“禁烧”与“综合利用”并举。岳池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谢德高介绍,岳池县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集中堆沤腐熟还田等高效轻简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5.06%。
岳池还从工业企业、餐饮油烟、烟花爆竹等专项治理入手,全面统筹开展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制定《岳池县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岳池县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压实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
岳池翠湖。
“重金投入”和“大刑伺候”
年,岳池县投入万元开展PM2.5源解析项目工作,初步摸清了全县大气污染源头;投入余万元用于购买大型冲洗车、洗扫车、激光雷达走航车和无人机等专业设备,建设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20个,分布在工业园区、人口密集地、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为全县大气污染防治精准定位提供了科学数据。
据了解,岳池还有一件治理扬尘的利器——“大刑伺候”。年以来,岳池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日常巡查个/次,下发整改通知书/份,责令停工整改项目96余个/次,立案查处建筑工地37个,共处罚金万元。
岳池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杨进介绍,年以来,岳池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累计排查出“散乱污”企业65户,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治完成,其中,关闭取缔类39户,整改提升类23户,搬迁入园类3户。年至今,岳池共完成落后产能淘汰任务9户,分别为3个砖厂、6台燃煤锅炉,减少煤的使用一万余吨。
“数”说岳池空气
年,岳池县全面完成广安市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6个月全市排名第一。年1月1日至6月30日,岳池县城区有效监测天,优良天数天,优良率86.8%,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浓度为每立方米53.8微克,较去年同期下降12.5%;PM2.5日均浓度值为每立方米39.2微克,较去年同期下降13.5%,空气质量持续稳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