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江北区字水中学和玉带山小学的多位老师及学生家长投诉,两所学校中间有一处垃圾中转站,近期每天散发出令人作呕的酸臭味,整个校园都弥漫在恶臭之中,严重影响正常教学和生活。“这个垃圾站建成有好多年了,时常会散发难闻的味道,最近几天尤其严重,还不是一般的难闻,是那种刺鼻的酸臭味。”有家长向新黄河记者反映。
28日下午,新黄河记者致电重庆江北区城管局了解情况。一位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刺鼻酸臭味是从正在建设的垃圾污水处理池里传出来的,因目前污水处理设备还处于调试阶段,本该封闭的地方未进行封闭,才导致异味外泄,目前对相应设备进行封闭处理,外泄异味已大大减少。关于垃圾处理站为何要建在学校旁边,该负责人回应称,这个垃圾处理站建成已有多年,当时为何建在学校旁边并不清楚,为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才新建了垃圾污水处理设备,再过一个月左右,等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就能完全有效处理垃圾中转站的异味和污水问题了。
垃圾站建在学校旁边,附近散发刺鼻酸臭味
“我们学校附近有个垃圾处理站,现在每天散发出让人作呕的气味,挥之不去。学校近在咫尺,几千名学生将长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学校处于市区、住宅区及交通要道,垃圾处理站本不应该设置在此处,目前的糟糕情况也严重影响周围的居民环境、污染空气。所以,我们呼吁家长们,为了保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环境和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向相关部门有序、真实地反映实际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取缔或整改垃圾处理站!”近日,位于重庆江北区字水中学的一位老师发文呼吁道。
钱先生的孩子就读于这所学校,他通过电话向记者介绍了大概情况。“那个垃圾中转站位于字水中学和玉带山小学中间,与字水中学仅有一墙之隔,两者距离大约有米,之前也有异味散发出来,但是最近散发出的刺鼻酸臭味尤为明显,感觉跟以往不同,不知道什么原因。”钱先生表示,现在这股“酸爽”刺鼻的味道,就连附近的环卫工人都直呼“受不了”。此外,居住在附近的小区居民,以及玉带山轨道站出站口的过往市民,也都能闻到这股臭味。
这股臭味到底是从哪里散发出来的?对此垃圾站的负责人解释说,刺鼻酸臭味其实是从旁边正在建设的垃圾污水处理池里传出来的,因为目前污水处理设备还处于调试阶段,本该封闭的地方未进行封闭,才导致异味外泄。
新黄河记者了解到,这个垃圾污水处理池是由重庆海博环境污染治理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相关负责人张先生在回应采访时表示,现场设备确实正处于调试阶段,但接到市民反映后,已进行了整改工作,对相应设备进行了封闭处理,外泄异味已大大减少。
垃圾站能否远离学校?城管局回应“不现实”
新黄河记者了解到,这处垃圾中转站并非第一次被当地市民吐槽了。年9月,有重庆市民在重庆市互联网+监督平台上反映“在字水中学与玉带山小学之间,疑是垃圾场臭气难闻,很长时间了,请处理。”对此,江北区城市管理局回复:接件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转负责站点管理的江北区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整改。为尽可能减少异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江北区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一方面采取加大站点的冲洗频率及清扫保洁力度、定时消杀除臭等整改措施,另一方面站点未工作时尽量密闭站点门窗,尽己所能还市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按照年颁布的《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要求,垃圾站、垃圾转运站不应设在下列地区:1,立交桥或平交叉口旁。2,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若必须选址于此类地段时,应对转运站进出通道的结构和形式进行优化或完善。3,邻近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47-》。不过,按照年最新版《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的要求,转运站选址不应设在下列地区:1.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2.邻近学校、商场、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和其他人流密集区域。若转运站选址于上述地区路段时,应强化二次污染控制措施,优化转运站建设形式及转运站外部交通组织。随着转运站选址要求的调整,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已不再被列入完全禁止区域。
4月28日,新黄河记者致电重庆市江北区城管局了解情况。一位负责人表示,字水中学旁边的垃圾站建成有十几年了,按照城市规划需要进行的配置,想要搬迁或者取缔不现实,有难度。之前基本很少有投诉,只是最近因为垃圾污水处理池设备调试的问题,之前工作有一点疏忽,本该封闭的地方未进行封闭,从而导致投诉多了一点,他们也已经积极处理了,将有缝隙的地方完全封闭起来。
“我们现在刚刚建造的这套污水处理设备,就是为了解决垃圾中转站的异味和污水排放问题。”该负责人解释说,重庆很多其他地区都安装了这套污水处理设备,由于目前设备刚刚建成,正在调试期间,有个蓄水期,需要把水装进罐体,培养一种细菌,从而吞噬掉产生异味的细菌,其间会产生化学反应。整个培养周期大概还有一个多月,在培养过程中异味会逐步减轻,等正常运行以后,异味就会完全消失,“因为这个垃圾站是很早以前建的,为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近些年我们也不断加大投入,花费三百多万元引进新风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喷淋设施,加强冲洗频次,尽力做好垃圾站规范性工作。”
新黄河记者:郭吉刚
编辑:王乐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