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诗意沪乡,新民晚报用一个整版报道书院
TUhjnbcbe - 2020/11/25 6:45:00

2月11日,年后上班第一天,

《新民晚报》整版报道

书院镇塘北村

诗意沪乡专题!

塘北村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

引得《新民晚报》不惜使用整版进行报道呢?

往下看↓↓↓

浦东新区书院镇塘北村是全国闻名的瓜果之乡,特别是这里的西瓜堪称上海一绝。年,这里被评为上海市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五十年前,这里毗邻滩涂,物产不丰,大人小孩总得往海里、滩涂上跑,捞点蟛蜞、腌点冬瓜,就是极好的下饭小菜了;

20年前,这里仍然是东海边有名的穷村,人均年收入才多元,许多人外出打工;

如今的这里,一只西瓜撬动全村大发展。近几年来,中国特色村、全国文明村、上海市级庭院文明示范村、上海市“我最喜爱的乡村”等荣誉纷至沓来,美丽庭院建设如火如荼,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家门口”15分钟生活服务圈串起12个服务延伸点……

经历着翻天覆地变化的“这里”,就是东海之滨的浦东新区书院镇塘北村。走进塘北,名村民头像组成的“笑脸墙”正是今日生活的幸福写照。

一只西瓜撬动大发展

年,塘北村种植的都是水稻,村级经济落后,村干部薪酬连年拖欠。支部书记刘芹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办沪郊首个由集体经营的村级小农场,村委会承包农民的田地,村干部带头学种西甜瓜。起初,大家有些将信将疑:“小小西甜瓜,真能带领我们翻身吗?”刘芹弟带着村干部们一起动脑筋搞种植,四处联系销售,第一年,这些瓜田便产出净利润12万元,不仅结清了村干部被拖欠的报酬,集体经济还有了积累。

第二年,村委会以一半价格将大棚承包给农民,带动村民一起种瓜。后来,塘北村又成立了以刘芹弟带头的田博合作社,创立上海首家“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农村合作社*建品牌。多年耕耘,书院镇塘北村特别是“田博”已成为上海西甜瓜的一块金字招牌,屡获上海农博会金奖等荣誉,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也实现了飞跃。

村容村貌大变样

有了经济基础,塘北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底气更足了。带着敢为人先的一贯脾气,塘北人的河道整治、“五违四必”、“美丽庭院”打造、“家门口”服务等工作都走在全镇乃至全区前列。

为了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以及困扰各地农村的秸秆焚烧问题,塘北村兴建了一处占地平米的垃圾处置房,引进2台有机垃圾处理机、1台秸秆粉碎机、电瓶车、车间除臭清风等高科技设备,采用“分级处理、逐段降解”的方法,使污水达标排放。塘北25个村民小组、余户村民实现了“垃圾分类达标户”全覆盖,每天收集到的约20桶湿垃圾经过无害化发酵,加工成有机肥料,无偿提供给农户使用,使农村垃圾有了好去处。

塘北村还建起了“三小园”和“三百园”,村民在自留地种下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营造出优美的田园风光,村里将原先堆放垃圾等的闲置空地整辟出即百果园、百菜园和百姓舞台。行走在村里“八纵四横”的道路间,樱花大道、河边步道、现代农业基地、“口袋公园”、塘角嘴休闲区与农田风光交织辉映,令人心旷神怡。

人心和睦乡风和谐

塘北村的美丽庭院建设格外重视文化引领,定下了从“塘北农耕、塘北民间、塘北民俗、今日塘北”四个篇章来打造乡愁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主基调,各家各户的宅院围墙上都挂着好家风好家训的村民格言。同时,把美丽庭院建设寓于“家门口”服务中,通过*建引领“家门口”服务,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这一惠民工程。目前,塘北已推出结合*建服务点、睦邻点、老年活动室、妇女之家、姐妹微家、休闲广场等12个“家门口”服务延伸点。这些点与点之间错落分布、功能各异,为美丽庭院建设提供了空间阵地和民情通道。

乡村之美,美在人心。塘北村通过开展“十佳志愿者”、“十佳三小园”、“十佳好婆媳”、“十佳好邻里”的评选,开展“小手拉大手”为老服务、“新24孝”、“家风家训”格言征集等活动,传承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廉洁护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构建温馨和谐的塘北家文化。

最近,塘北村新建了一处休闲公园,张村民照片组成的“笑脸墙”上写着“我爱塘北”的口号,整体造型酷似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这让人不由联想到走进塘北村时,在村委会办公室旁边看到的大型宣传口号:“每一天都是新的起步”。是的,塘北村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这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缩影。

转自:新民晚报

书院之窗展示最真实的书院人文

为书院镇人民群众提供便民信息

书院之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意沪乡,新民晚报用一个整版报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