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认识一枚报业颜值笔力都在线的省ldqu
TUhjnbcbe - 2021/3/31 19:25:00

江苏省“文化优青”称号获得者

江南晚报记者蔡佳

学生时代喜欢李大钊先生那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骨。年毕业后,我怀着一份热情来到江南晚报社,加入了记者行列。坚守新闻一线7年,跑过无数的工地、通宵采访铁路工程、跟随执法部门深夜打击黑车、深入极端天气的每一个现场……尽管挑战多多,有过焦虑和不知所措,但热情不减,始终保持“电力满格”的状态。

很幸运,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业务能力快速提升。一路走来,参与见证时代进程的重要时刻,获得和“大咖”面对面倾谈的宝贵机会,探索事情真相和现象背后规律……

每一次的采访都是对自己的提升,也采写一批有质量的新闻稿件,共有十多件新闻作品获全国、省、市优秀新闻奖,获新闻出版文化优青、江苏省“走转改”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脚板底下出新闻

WALKING

尽管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新闻工作朴素的价值理念依然没变——好新闻永远是跑出来的。听过只能说“知道”,见过可以说“了解”,而亲自参与才能有深切的“感受”,因此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掌握到最真实、精彩、丰富的新闻素材。印象深刻的是年2月12日,正值春运返程高峰期,我在无锡火车站新春走基层采访中挖掘到一条线索:车站有一对“90后”铁路夫妻,丈夫卢建宇是站台接发列车的客运员,妻子冯萍萍是检票员,为了错时带4个月大的女儿,他们一个上白班、一个上夜班,每天早上在火车站“交接”孩子。

卢建宇

冯萍萍

“90后”铁路夫妻

这是一个难得、温暖、感人的故事。当天正好是他们共同的休息日,我通过车站联系到夫妻俩并登门采访,通过半天时间了解了这对夫妻的故事。第二天早上5点多,我又和新媒体团队跟踪报道这对夫妻交接孩子的过程,采写通讯《你白天我黑夜,这对铁路夫妻在车站“交接”孩子》。在这次的跟踪采访中,我们还有“意外收获”,捕捉到卢建宇帮助一个行动不便老人的暖心画面:一名到站下车的老人身上挂着尿袋,由于导尿管破裂,一身衣服被尿液浸透,卢建宇看到后帮助老人整理衣衫,搀扶老人送他出站。由此我们制作了短视频《你俯下身的一刻,世界在向你敬礼》,以万的阅读量成为了“爆款新闻”。该篇通讯和短视频分别获得了省、市新闻奖,这也印证了“脚板底下出新闻”这句新闻界的老行话。因此,要想写好新闻作品、挖掘好的素材,就必须得“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让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一个个镜头寄托真情实感,讲述精彩故事。

做一个独立思考者

THINKING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处于新闻第一线,我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信息流”,更是一种“态度”。

作为主流媒体的记者,一定要沉下去,有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和独立的思考。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既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一枚报业颜值笔力都在线的省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