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努力了很久,但就是没有进步,渐渐变得焦虑,不自信,我该怎么办?”临近高考,不少考生已从学习、作息等各方面做了精心准备,但考生的心理状态难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挑战,而心理状态的调整往往影响到高考的发挥。那么在高考前几天,考生该如何调整自己,缓解考前焦虑与考前“高原反应”呢?记者采访了几名湘籍学子和老师,让过来人传授经验秘诀。
“承认紧张并没什么大不了”
支招者:陈寓理年考入北京大学
不少考生和家长总是认为,学霸是不会紧张的。其实,学霸也会紧张到睡不着,与常人不同的是他们有较好的调整心态的方式。“高考紧张是难免的,我当时也辗转难眠,到凌晨两点还睡不着。不过想到大家都会紧张得睡不着,我也就很平静地接受睡不着的事实,慢慢也就睡着了。其实睡不着影响也不是很大,毕竟考场上那么紧张不可能打瞌睡的。”她认为,承认紧张,接受事实,反倒能减轻一定心理压力。
考试过程中,大脑空白、手心冒汗的事并不少见,陈寓理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考试,她告诉记者:“试卷一发下来就翻到作文题,竟然是选词作文,虽然都是热词,但是也太反套路了。然后心里一想,安慰自己没事,别人比我还紧张,但是实际上前半个小时手心全是汗。”
因此,她建议高考最后几天,考生们还是需要保持平时的作息和学习习惯,即使睡不着也要躺一会,承认紧张,但是不要消极,习惯这种状态,会有利于考试发挥。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王道”
支招者:邓科薇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高考前突发状况是考生与家长最担心和应极力避免的,尽管如此,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邓科薇医院待了整整三天,从医院回来第二天就是高考。“我当时心情很糟糕,觉得肯定考不好了,父母和老师都很着急,就带着我去爬岳麓山,告诉我实力不会因为短暂休息而改变,告诉我人生不在于一场高考,未来无限等我去探索。”邓科薇说,老师和父母的积极安慰让她重拾信心。
但在高考前一晚,她仍然很紧张,睡得很不安稳,凌晨三四时才睡着,这时她一直坚持给自己做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考试过程中,她印象最深的是英语。相对而言,英语是她的短板,而放听力时天空正在打雷,旁边的同学不停地抖腿,面对此情此景,不少心态不佳的学生会认为是“雪上加霜”,而她在内心开始紧张时立马积极暗示自己,“这样的话,别人也听不清,我集中注意力最重要。”
“考前保持平常学习状态很重要”
支招者:欧阳洁倪年考入中山大学
欧阳洁倪首先提到考试状态和学习思考的状态不能懈怠,“我周边有同学因为临近高考了就比较松散,不再每天去做学习上的整理,到高考时对考题和知识点产生生疏感,从而影响了发挥。”
同时她也表示不能用力过度。越临近高考,有的同学越觉得自己哪里都没有复习到位,所以会更加拼命去学习,但这样其实事倍功半,甚至严重影响了心态。“我认为最后几天的学习对知识的增长和对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很大帮助,它主要是帮你保持做题的手感和对考题的熟练度,保持一个竞技的状态。因此对于一些比较模糊的知识点,应回到原点,在脑海里将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更完整的框架,大概知道重点在哪儿,知识点在哪儿,让心里有踏实感。”
在考前最后几天,她建议将重点放在英语和语文作文上。“我当时设想了一下作文题目,然后进行思维训练,准备可能会用到的素材,将以前积累的素材快速回顾,最后果真在考场上用到了。”她表示,这样可以让人更有信心。
回想去年此时,欧阳洁倪被一个问题困扰——在上午9时到11时,下午3时到5时这个时段特别容易犯困。“当时我爸爸陪我去附近公园散了一下午步,还听了一场音乐会,让我转移了注意力,切断了紊乱的睡眠周期,调整了过来。”因此精神状态不佳时不要慌,她建议通过爬山、散步等方式调整。
老师支招
对于任何突发状况都不要紧张
面对高考焦虑时,平常心态、积极暗示等都是有效的方式,同时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也是降低或消除考前焦虑和“高原反应”的重要举措。家长该如何陪伴孩子,助力其顺利度过备考冲刺的“最后一公里”?
明德中学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老师许胜强表示,临近高考,适度的紧张很普遍,甚至有时候急中生智,超水平发挥。如果过于紧张,家长可以陪孩子散步,看电影或话剧,适当的放松有益于孩子转移注意力。
同时他也强调,对于备考学子,最后这几天较为关键,熟悉答题技巧非常有必要。“多听听老师的建议,避免无谓的丢分,最后几天复习
百年明德坚苦真诚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