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泰州晚报》头版头条:
泰州干丝好好吃!
——可惜我不会做!
别着急,《泰州五味烫干丝制作规范》
教你做出最道地的泰州干丝!
小伙伴们,别光吃不练啦,
这就回家学起来!
(晚报讯)近日,记者从市质监局标准化处了解到,《泰州五味烫干丝制作规范》地方标准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发布。今后按照标准制作的烫干丝外观成馍头状,四周辅料分布均匀,辅料种类分明、清晰,搭配合理,色彩艳丽。拌入调料后,干丝口感绵软爽滑有韧性,含有咸、鲜、香、甜、辣(姜味)复合味,此为“五味”。
“五味烫干丝是泰州最具特色的美食,是泰州小吃的代表。外地游客来泰州,首选烫干丝。泰州制作烫干丝的商铺超过千家,制定‘标准’,对传承泰州早茶文化、提升餐饮行业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市质监局标准化处张荣说。
据史料记载,泰州干丝的制作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早在清乾隆年间,泰州干丝在茶楼酒肆就有供应。清人袁枚在年出版的《随园食单》中有这样的记载:“将豆腐干切丝极细,以虾籽、虾油(酱油)拌之”。“风味惊高座,清香入朵颐”,这是60年代江苏南京著名文人、美食家谢伯敏对泰州五味干丝的生动评价。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佛教泰斗赵朴初先生对泰州干丝都盛赞有加。
泰州烫干丝以泰州干丝为主料,以肴肉丝、鲜姜丝、水发海虾米、花生米等为辅料,既是一种大众风味小吃,也是泰州美食文化的翘楚,更是泰州早茶文化中一块响当当的品牌和名片。80年代即作为泰州名菜入选《中国烹饪大典》和《江苏名菜大典》,9年列入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年来,在泰州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的不懈努力下,泰州干丝已经成功走出泰州,跨出省界,在国内餐饮业赢得盛誉。
“泰州干丝的制作历史悠久,各酒店茶楼沿袭多年,或由师傅传授,或由同行帮带,迄今尚未制定统一的制作规范。每天泰州要消耗干丝超过两吨,标准的出台能够规范泰州干丝的生产过程,维护泰州干丝的良好声誉,利于传承推广。”张荣说,这次的地方标准由泰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市标准化协会、会宾楼宾馆主持起草,制作技艺编写由泰州干丝技艺传承人阎继山进行把关,确保制作出来的成品“原汁原味”。
市质监局对标准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实用性进行了悉心指导,特别是在标准的可操作性方面,该标准的原料都是常见的家常食材,操作步骤简单明了,市民在家中按照标准“依样画葫芦”就能做出像模像样的泰州烫干丝,《泰州五味烫干丝制作规范》的出台让泰州干丝走进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五味烫干丝制作过程(节选)
1、制作干丝
加工干丝:选用*豆制作的专用白色方豆腐干,方豆干要求质地细腻,压制紧密。先剽成厚约1.5毫米的薄片,再切成细丝,粗细均匀,宽、厚约1.5毫米。
干丝提碱浸泡宜批量加工。提碱浸泡干丝程序如下:
a)制备碱水:先将10克食用碱投入1升的沸水中搅匀稀释;
b)然后将克干丝放入稀释后的碱水中,搅拌均匀,碱水须没过干丝,浸泡8~10分钟,手感干丝绵软后捞出,滗清碱水;
c)将滗清碱水的干丝放入容器中,用清水重复漂洗2~3次,以去除其*泔水及苦味,沥干水分后,加入沸水,淹没干丝,浸泡10~15分钟待用。
2、加工辅料及调料
辅料加工程序如下:
a)肴肉切成宽、厚约2~3毫米、长约30毫米的细丝待用;
b)虾米用水浸泡至软,泡软后用沸水烫熟待用;
c)鲜生姜去皮洗净,切成宽、厚约0.5~1毫米的细丝,用冷开水浸泡待用;
d)花生米经水煮或油炸成熟待用;
e)榨菜洗净后切成丝或细丁,香菜摘好洗净,切成小段待用。
调料加工:
a)将酱油、绵白糖、姜葱、天然香料等调料按照本标准4.1条的配比,加适量水,批量入锅上火,烧沸后,熬制5分钟制成卤汁;
b)将卤汁中的姜葱、天然香料等固形物去除,加入虾籽、鸡精再熬制1~2分钟备用。
3、成品制作
装盘:食前将干丝用沸水复烫,挤干水份,用手将干丝抓入盘内,堆成馍头状。在干丝四周洒上肴肉丝、虾米、花生米等辅料,再将姜丝撮于干丝顶部,洒上香菜段点缀。
调味:将熬制的卤汁调料盛入小碗,食用时浇在干丝上(即食即浇),淋上芝麻油,并将主辅料与调料拌匀。
烫干丝为即烹即食菜肴,装盘放置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干丝温度下降后影响口感。冬季食用时,宜使用带水加温底盘,以保持干丝绵软口感。
正式标准文本大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