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学”“诗意栖居”“高品质办学”等新理念、新愿景,正在成为上海5个新城建设中教育资源配套和高质量发展的“热词”。昨天下午在上外附属大境中学举办的外滩教育论坛5个新城教育专场,来自嘉定、青浦、松江、奉贤、浦东新区的5位教育局负责人,通过网络直播向广大市民描绘了办好优质教育的美丽蓝图。
提供多样化教育供给由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市教育学会、新民晚报社共同主办,*浦区教育局、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发展中心、*浦区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外滩教育论坛,此次聚焦“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提升公共教育服务软实力”的主题。
布局建设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和南汇等5个新城,使其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这是上海面向年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布局。市教委主任王平在论坛启动仪式上表示,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已形成联动,制定实施了5个新城教育资源配置规范,按照全市部署,着力打造“宜学”环境,助力把新城建设成为诗意栖居之地,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让工作、生活、扎根在新城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他说,5个新城的教育应该是高质量的,要引进和用好优质教育资源,导入更多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资源,通过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新优质学校项目、城乡携手共进计划等,带动存量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同时,新城的教育要有特色,要立足新城人口结构特点,着力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供给,努力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特别是要探索在新城内建设一批基础教育“未来学校”,加强教育对外开放。
王平还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新民晚报总编辑马笑虹,*浦区二级巡视员、区教育局局长姚晓红,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志敏共同为来自5个新城所在区的教育局负责人颁发了外滩教育论坛专家证书。
图说:王平演讲
优质教育就在家门口
如何筑巢引凤,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落户新城,成为相关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