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九
重
阳
节
九
九
重
阳
节
爱满重阳节,情暖老人心;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今天,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一天,可出游赏秋、登高望远,也可赏菊饮酒、享宴求寿。鞍山道的孩子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长辈的爱与祝福、感激与体贴。四年八班荆泽辰同学在重阳前夕为他的爷爷奶奶又做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作文吧!
“您的重阳我的爱”作文选登报纸墨香伴重阳和平区鞍山道小学四年(8)班荆泽辰
上周日,当我把明年的一张订报卡递到爷爷手中时,乐得爷爷连声说:“好,太好了,大孙子这份重阳大礼送到我心坎上了!”我听后开心极了。
国庆假期第一天下午,我们全家去看望爷爷奶奶。路上,妈妈问我,重阳节快到了,想送给二老什么礼物?一下把我给问住了,平时没留心爷爷奶奶究竟喜欢啥,一时还真说不上来。于是,我一进门就拉着奶奶的手,忙不迭地问:“您和爷爷最需要什么?”奶奶笑着说:“只要你们健康平安,那就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正在这时,爷爷买菜回来了,他右手拎着菜,左手拿着刚从报箱取的报纸。
我殷勤地上前想接过爷爷手中的菜,他却递给我报纸,我打开一看,原来家里订阅了《人民日报》《今晚报》《参考消息》三份报纸。“爷爷,怎么还花钱看报纸呢,现在手机就能看新闻,而且比报纸快多啦!您会使用手机吗?我教您吧。”以往我若是跟爷爷“讲道理”,他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并不急于表态对与错,而这回他听我说完,便马上拉着我坐在沙发上,然后摊开《今晚报》副刊版面,指着上面的文章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看报纸不完全是看新闻,每份报纸都有自己原创的东西,这几篇文章你一会儿工夫就能看完,会学到很多知识。”我不解了:“手机、电脑上也能看报纸啊,而且能看好多。”爷爷脸色严肃起来:“依赖手机、电脑读书看报,肯定会糟蹋视力的!”我忽然想起,每次来爷爷家,都会发现他和奶奶正在看报。
听我们爷俩儿谈论报纸,吃晚饭时,爸爸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次,他看见爷爷在小区里一边等报纸,一边嘴里嘟囔着:“怎么还没来,我要投诉。”正说着,投递员来了,爷爷接过报纸后,竟然原地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投递员说:“今天送晚了,让您久等了。”爷爷笑着说:“没关系,你们也很辛苦。”哈哈,爷爷也太可爱了,说是要投诉,报纸一到就给打发了,他可真是爱看报!“个人订报刚兴起时,我们不订牛奶也要订报纸。”奶奶的话,让我吃惊不小。
“每天静心读报,已经成为我们老两口的生活方式。”爷爷告诉我们,他年少时读物很少,一张报纸往往就是一份珍贵的读物,一天他在同学家的平房里看到,满屋子都是用整张报纸裱糊起来的。“这简直太奢侈了!”他记得那天的感觉就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里的樵夫,走进了一个装满宝藏的山洞,贪婪地阅读每一张报纸,先读视线容易捕捉到的,后来蹲下读位置比较低的,最后抬头仰望屋顶。“这样的阅读体验让我至今难忘,墨香与纸香便长久地萦绕在我的大脑中。”爷爷的一席话,让我感动不已。
我终于知道爷爷奶奶最爱报纸了,这才是最贴心的重阳节礼物!当天回到家,我拿出今年春节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让妈妈给二老续订明年的报纸,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不过,妈妈没动用我的压岁钱,她订了两份《今晚报》,一份给爷爷奶奶,一份给我。
从今天开始,我会天天读报的。
指导教师:王镜渲
首先祝贺荆泽辰同学,在九九重阳这一特殊的日子里,在《今晚报》的小作文专栏中分享自己与爷爷的故事。这件事看似小,意义却非凡。小作者理解了浸着墨香的报纸对爷爷的价值,体会到了传承的内涵。今天我们就以荆泽辰同学的这篇佳作为例,谈谈此次写作文的旅程。
一、扶作文素材之“贫”
谁都知道,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可以提供不竭的素材,但对每一个写作者来说,能从熟悉的见惯了的生活中提取出有价值的素材,却少之又少,现在孩子们的生活难免单调贫乏,这是作文的难中又难。所以,语文老师应教会学生以敏锐细致的心看生活,发现别人眼中没有的世界。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意识,捕捉细小的感动。荆泽辰同学就是抓住微不足道的小事,为我们再现了生活中的许多光辉。只有写作素材积累的足够多,写文章才能信手拈来,才能灵活运用。
二、扶作文思维之“智”
写作文首先应具有批判思维,小辰辰近一个月来,构思了7篇作文,这轮番的推倒重来,看似很蠢,实则是孩子积累才智的过程。没有思维就没写作,一次写作就是一次精神活动,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活动使孩子的认知越发高阶。孩子在创作过程中感知生活、记忆生活、筛选生活、比较生活、上升生活,最终被生活打动。
作文中的灵感也称顿悟,它是写作中最关键的思维方式。一次又一次的写作练习改变着辰辰的思维方式,他设法选取不同主题,去组织材料,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表达感情。
《报纸墨香伴重阳》一文的成功发表,在于辰辰不拘泥于常规,文章中有倒叙还有插叙;另外,辰辰在作文中敢于出格,敢于突破定势:订阅报纸与谈论报纸,纸质报纸与电子报纸,邮递的报纸与糊墙的报纸这些错综的具有年代感的信息全在文章中清晰可见又以线索呈现。
辰辰同学产生的“我还要写”的写作欲望,是由沉积的生活引爆,它启动写作之舟,触发创作的冲动。
三、扶作文毅力之“志”
正如辰辰自己坦言,每一次写作都是“难忘”的经历。一个人的毅力有多强,取决于他渴望并相信自己的梦想。辰辰用7篇作文成就1篇作文的事实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升级版。辰辰成了升级版的小作者。他在习作的过程中磨练了写作的毅力,他的坚持,让我们在重阳日,登得更高,看得更远。
犹记《今晚报》杜编辑说的一句话——“写作文不要怕失败,好的作文都是改出来的,他改不了的地方,我来帮忙!”
同学们,别等了,拿起笔,记录发生在你身边的点滴,勇敢将自己反复研磨的文章向《今晚报》小作文专栏投稿,终有一天《今晚报》小作文专栏也会有你的作品!孩子们,加油吧!
重阳节主题
我把这篇小作文看得分量极重。
我先后写了《练钢琴的苦与乐》《逃票启事录》《大清河趣事》《滑板比赛》《摘风筝》《热心的马爷爷》《敬老院》7篇作文,最后居然是写自己爷爷的作文发表了。
本以为看纸质版和电子版报纸这件小事没什么,却被编辑采用,我觉得我变得会想问题了。
这件事让我了解到爷爷的生活离不开报纸。爷爷订报、看报,剪报,这些不仅是他们的习惯,更是情怀和陪伴;是任何电子产品都所无法取代的。
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给爷爷选出了称心的礼物,我也拥有了自己的《今晚报》。我想象着爷爷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读着《今晚报》,肯定乐得合不拢嘴,因为爷爷在晚报上看到了我的身影,他的身影,我们一家的身影。
《今晚报》在我们家有了新的意义。
从开学到现在孩子荆泽辰写了7篇作文,王老师只要布置新的作文主题,辰辰都会写成一篇篇文字。荆泽辰同学变了,他的变化源于写作。他变得留心生活:他学着观察、记录、思考、表达。
孩子常和我们分享着自己对生活中见到的种种。作为家长,很高兴看到孩子能够以这种方式成长。
这次,通过班主任王老师和《今晚报》杜编辑的帮助,孩子的文章发表了。家长高兴之余是感慨——孩子太受益了,尤其是写作过程,孩子从中学会了不放弃。这种品质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我们做家长的由衷感谢鞍山道小学和《今晚报》,他们搭建的平台宽大,他们创造的品牌强势,他们有情怀、有胸怀。
重阳节
我们在重阳这天,感悟凝结在时光和生命里的重量。把孝亲敬老这一崇尚千年的传统,植于骨血、铭刻于此心、践行于每日。
撰稿:王镜渲
编辑:姚洋
初审:魏莉邢丽莉
审核:李庆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