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数百块老门牌6000份地图黄桷坪有家军
TUhjnbcbe - 2022/11/7 20:40:00
00:47

几乎是一夜之间,*桷坪铁路四村的*哥书屋就“火”了。

操着全国各地口音来这里打卡的人,对这座书屋的喜欢并不在于他的书,而在于这座书屋讲述的重庆故事与文化。

2月26日,星期二,七八位从广东来到重庆的游客,还拎着行李箱,就直奔*哥书屋,“洪崖洞、长江索道后面再去,这样原汁原味重庆文化的书屋,必须是我们第一个就来打卡的地方。”

屋内,时间仿佛被倒拨回上世纪八十年代,屋外,收音机发出的咿咿呀呀的声音与这书屋的调子格外映衬,书屋的主人公“*哥”——苟*,就像与这环境融为一体的守书人,静静地等着爱这个书屋的人来,又目送着他们一个个地离开。

“我所居住的城市,就像这个书屋一样,迎来送往,日新月异,每天都有变化,真的挺好的。”苟*说。

各种植物是书屋的组成部分之一

数百块门牌与他们的故事

*哥书屋就位于老成渝铁路*桷坪附近的一个三角道旁,所谓三角道,也就是火车掉头的地方,通过三根铁轨的合作,让火车实现掉头。

时光的洗礼,这片城市的光景仿佛也被凝固了一般,完整的铁轨和枕木任人走来走去,来来往往的脚步声和问路声让这里多了几许生机。

说是书屋,其实也就是几间平房,平房的面积不算大,外面的露天坝子,被*哥打理好了后,用几个偌大的轮胎搭建成了喝茶的茶台。

通往书屋的门,就是这座平房原有的门,第一眼所能看到的,是墙上密密麻麻的门牌:渝铁村、长江一村、新华二村47幢、海员村、电测村号、小水池81号、五一新村、希望街……

门牌是很多人的记忆

“小水池81号”就位于*桷坪附近,收集了这块门牌后,*哥接待了一位女顾客,看到这块门牌,女顾客突然失声痛哭起来:“我小的时候就住在这里,和外婆、外公、爸爸妈妈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现在看到这个门牌,好有感触。”原来,女顾客后来搬家了,再次回去看住的地方时,已经变了样,没想到,突然看到这块门牌,还有一种穿越时光的错觉。

看到“村”这样的路牌,许多外地人还以为这些路牌是从农村捡来的,*哥又挨着耐心地说:“恰恰老重庆的地名中,有很多的都是‘村’,几乎老重庆人,都住在‘村’里。”

最有感觉的还是“十八梯15号”,如今,随着整个十八梯的拆迁,这块门牌所能记忆的故事,必然伴随着重庆母城的发展而成为一代人最好的回忆,“春节那几天,好几个住渝中区的游客来看了,都觉得很感伤,那会儿的平房时代,想必留给他们的故事更多吧。”*哥说。

昏*的白炽灯光,焦*的腊肉,仿佛穿越回去

收藏多份各式地图

今年52岁的*哥已经退休了,退休前在*桷坪电厂上班,这份稳定收入的职业支撑了他喜欢看书的梦想,光是重庆城各式各样的地图,就收藏了多份。

*哥书屋内,随处可见各种重庆地图,包括地名文化地图、茶文化地图、民间文艺地图、会馆地图、重庆小面地图、火锅地图、重庆厕所地图等等,收藏的老重庆系列藏书涵盖了重庆城过去的老行当、老风尚、老钱票、老街巷等,可以说,这里就是从现在了解过去重庆城历史一个窗口。

时代印迹

“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历史类书籍。”各种各样的藏书也让他萌发了退休后开一个小小书屋结交朋友的想法。

“这个书屋原本是一所被废弃的地方,一个朋友接手后又转给了我。”别看这片别人都看不起的小平房,在*哥看来,这就是理想的读书天堂。于是,他把家里的藏书一点一点地搬到这里,又开始一点一点地把自己最喜欢的城市记忆,变成不一样的文化符号,供喜欢的人们传承下去。

书屋一隅

在*哥书屋里,有一套名为“渝城图”的明信片,这套明信片单套有12张,以年到年时绘制的重庆城地图为蓝本进行切割划分,这12张地图通过拼接,就是一幅当年完整的地图。

从地图上看,当年城里的寺庙、宫殿、岩石都清清楚楚地标记在上面,包括魁星楼、马家岩、火神庙、小什字、鱼市口、县学等等,都显示得一清二楚。

“遗憾的是,这幅地图的真迹现在在法国,由于这份地图比较大,也是历史爱好者研究当时经济、文化和发展的资料,所以我就想用拼图的办法、以明信片的形式来进行还原。”如何把12幅图拼好?答案参见明信片外包装壳,只要按图拼接,难度并不大。

据了解,这份以拼图形式发行的明信片地图,在国内还是首例。

书简

只收游客5元茶钱和15元饭钱

书屋各处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老物件,窗户下方,已经干掉的腊梅还保持着怒放的模样。香炉、茶具、被时光抹上印迹的茶台、昏*的灯光……每一个旧物件的存在,构成了*哥书屋独一无二的景致。

如果说,别的旧书屋卖的是书,那么,*哥书屋卖的却主要是情怀和爱好。

房间的隔断处,摆放了许多的旧物件,过去下矿井的煤油灯、程控电话、称称的秤砣。“你看这种程控电话,还要转接总机才能打得出去,现在再也找不到了。”*哥很喜欢它。

煤油灯、老电话机把人拉回过去

茶台上方,鹅卵石上刻了吊脚楼的图形,就像山水画一般,*哥喜欢动手做一些物品,在石头上、竹子上雕刻,几乎都是他的爱好。

记者来采访时,*哥正在一个竹筒上雕刻梅花花纹,“我喜欢雕刻、看书,还喜欢旅游,可能就是这个原因,让我接识了不少的朋友吧。”*哥说,记得小的时候,大家就住在一个院子里,吃饭的时候端着碗就出来了,那种感觉,直到有了这个书屋,才真实地又感受到了。

采访*哥的闲暇时间,一位姓张的男子拎着一条10多斤的大鱼风尘仆仆地走进院子,“中午把它杀了吃了。”男子说。

“要得,那你一会儿来烧鱼嘛。”对于男子的提议,*哥赞成,“小张在巴南上班,没事儿的时候喜欢在*哥这里来弄饭,几来几往也就成了好朋友,彼此不再是陌生人,各司其责,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会做饭的做饭,会写字的写字,会画画的画画,会雕刻的雕刻,聊天累了,大家在一起吃一顿饭,说到动情处,甚至站起来唱两曲儿,歌声宛转悠扬,让这个并不华丽的书屋,散发出一股子浓烈的书卷气息。

“我每个星期天还要放露天电影,每个月还会组织两场老重庆的讲座,喜欢的都能来这里免费听和看。”为了维持这个书屋的基本运转,*哥只收取游客5元一杯的茶钱和15元一个人的饭钱,这让许多人对此向往不已。

书屋成了打卡地

书屋是他内心重新出发的成果

*哥的精神财富之富有,让许多人慨叹不已。

*哥的女儿今年在八中读高二,别人童年在忙于补课上培训班时,这个小姑娘就被父亲带上,骑着自行车从拉萨出发,经过二十几天到了加德满都。

独立、果断的性格在这个小女孩的身上也得到彰显。

从初中开始住校的女儿几乎没要*哥操心太多,“学校学的东西就已经足够了,作为父亲,我希望拓宽她的视野让她看到更多精彩的人生、体会更多有趣的旅程。”这么多年过去了,评价女儿的学习,*哥用“不错”来评价,他也建议更多的父母带着孩子,像他那样,骑行在路上、玩在路上。

其实,骑行的过程,就是他的内心重新出发的过程。

颇具家庭味道的书架

在这间不大的*哥书屋里,就能看到他每一次内心重新出发的成果:在*桷坪各个废弃的画室外捡来的油画,被别人送来这里寄样的多肉,收留的各种各样的猫猫狗狗……

油画被挂在书屋的墙外,阳光、阴雨的冲刷,让油画显得很有自然的感觉。院子外侧,由砖头和石板垒起来的花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多肉,“说来也怪,这些多肉养在家里头的时候娇贵得很,放到*哥这个露台来了,就活得很好。”几十盆多肉,就*哥的书屋一样,慢慢地融入周围,慢慢地生长、慢慢地开花。

那一只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猫猫狗狗,也好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以这里为家。

“*桷坪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重庆的文化更是让人喜欢到不能自拔。”但也许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哥希望,用自己对书屋的这种爱好感染更多的人,大家把这种对书屋的喜欢,一点一点地传播出去,重庆的城市符号才会越来越有自己的特色。

沱茶,散发出重庆人的气息

人物对话

收藏重庆有关的图书册

留住记忆留住城市的文化印记

关于重庆的图书有多少?相信没有谁能答得出来。

苟*说,他收藏的有关重庆的图书多达多册,淘与重庆有关的书,成了他每个月最重要的事。

走进书屋,关于重庆的书有足足一面墙,旅游、文化、经济、规划、美食……也包括区县的县志,堆得密不透风的书,让这个不大的书屋却显得非常温暖。

苟*喜欢打理书,别看这些书旧得发*,却一点儿也不脏,没事的时候,他会从书的最底层开始,用鸡毛掸子一点一点地把灰尘掸去,太阳好的时候,那些被束之高阁的书还会被放到阳光底下晒一晒。

因藏书多,一些做重庆历史研究的单位,还曾经向*哥购买过不少图书,被肯定,更加激发了他藏书的渴望。

就连*哥书屋的这块招牌,也是苟*自己雕刻的,他说,没有什么比自己做的东西更有感觉,“那种回忆才能留在记忆当中,一辈子。”

“我曾经想过咱们这一代人,城市发展那么快,还有什么可以留给子孙后代,思来想去,书才是最好的载体。”如今,往来*哥书屋的读书爱好者已经不计其数,连游客也加入其中,他也非常享受这份由文化带来的荣誉感,如果有可能,这个书屋会一直开下去,也欢迎更多喜欢重庆文化的朋友们加入到其中来。

关于重庆的绘画浓缩于此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王渝凤文毕克勤图、视频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百块老门牌6000份地图黄桷坪有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