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在线发布“鼻腔盐水冲洗预防新型冠状病*感染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指出,在疫情流行的现阶段,除了规范佩戴口罩外,鼻腔盐水冲洗作为常用的鼻腔局部物理疗法,能减少病*感染并加快炎症恢复,成本低且副作用小,可作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感染的经济、有效手段。该共识由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共同制订,国内27家权威医疗机构参与其中。鼻腔作为人体呼吸的门户,不仅是呼吸道防御的前线屏障,也是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和繁殖的主要场所。鼻腔冲洗之所以能够预防新冠,正是基于近年来医学对于新冠病*感染的不断研究。
新冠病*的早期感染主要发生在病*载量高的鼻黏膜和鼻咽黏膜,现阶段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在传染性增强的同时,*性明显降低,症状集中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流涕、嗅觉减退等。同时,奥密克戎感染还常表现为无症状或仅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很少出现典型的肺部炎症表现,广大市民无需恐慌。因此,在疫情流行的现阶段,包括鼻腔在内的上呼吸道就成为防控病*感染的重点部位。鼻腔盐水冲洗作为常用的鼻腔局部物理疗法,能减少病*感染并加快炎症恢复。早前已有研究表明鼻腔盐水冲洗可以有效预防与减轻病*感染。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的奥密克戎能逃避疫苗和(或)人类中和抗体治疗。这种情况下,对鼻腔进行卫生防护,既能提高鼻腔的免疫功能,防止病*感染,又能在病*感染后促进病*清除,加快鼻腔生理功能恢复,有助于病情康复。
鼻腔盐水冲洗操作十分简便,普通民众完全可以居家操作。共识给出了冲洗临床操作的具体建议。
1.器具选择。一般采用专用装置进行鼻腔盐水冲洗。专用装置样式很多,使用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习惯选用适合的。除了压力式冲鼻器外,还可以选择雾化式冲洗装置。使用时,将喷头对准鼻孔,按压喷嘴,雾化液体即可喷入鼻腔。
2.选用生理盐水。以生理盐水为最佳冲洗液选择,这样既符合鼻黏膜生理要求,又不会对鼻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其他包括高渗海水、聚维酮碘、激素以及各种中药冲洗成分等,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效果尚待评估。
3.冲洗盐水的温度。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一般为32~34℃。此温度既不会烫伤鼻黏膜,又不会刺激鼻黏膜,还可以促进鼻腔黏膜血液循环,增强局部抗炎作用,消除黏膜炎症和水肿,早期恢复黏膜形态和纤毛系统功能。
4.进行有效冲洗。操作者利用冲洗器的压力,将冲洗液送入鼻孔,使其流经鼻前庭、鼻窦、鼻道,绕经鼻咽部,或从一侧鼻孔排出,或从口部排出。冲洗时压力不宜过大,应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进行缓慢调节,冲洗力度应由小到大逐步调节至最适宜。
5.两侧交替冲。建议从鼻塞较重的一侧开始,以免引起鼻咽部液压增高,导致中耳炎;冲洗时应屏住呼吸,避免用鼻吸气及说话,以免引起误吸、呛咳或中耳感染。冲洗过程中如出现咳嗽、呕吐、喷嚏等不适现象,应立即停止。
6.冲洗完毕,头向前倾,使鼻腔内残液排出,然后双侧分别轻轻擤鼻,以助排净。冲洗后不要用力擤鼻、挖鼻,以防鼻腔出血。日常生活中也应避免抠鼻等不良习惯,防止损伤鼻黏膜。
7.鼻腔冲洗完毕后,用清水将冲洗器冲洗干净,悬挂风干备用。应避免冲洗液存留于冲洗器中,以免导致冲洗器腐蚀或下次冲洗引起继发感染。冲洗器应定期更换,防止细菌、真菌滋生。
8.冲洗次数及时间。冲洗的时间与频次需要根据使用者的年龄、自理能力及病情情况而定。普通人常规冲洗一般可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持续时间没有限制。长期鼻腔盐水冲洗对鼻黏膜的正常免疫屏障功能无不利影响。
9.每次鼻腔盐水冲洗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整洁、舒适,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10.慎用人群。鼻腔盐水冲洗婴幼儿及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人群建议慎用;鼻腔肿瘤未控制患者以及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易出血体质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温馨提示:早期发现耳鼻喉疾病,定期健康检查是关键。查出疾病,医院,早治疗早康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相关版权归版权持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壹点号济南耳鼻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