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鞠志杰
来源
写手参考
00年11月日至8日,《今晚报》副刊专栏以为栏名连续刊发了我的七篇随笔。在《今晚报》这样的大报上「七连发」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自然是有点小激动,但兴奋之后,却也感触良多,特记录于此,与文友分享。这七篇随笔有四篇是在今年「10·1」小长假中完成的,但并不是完全在那期间写的,个别篇目已构思了很长时间。我有个习惯,每有「想法」时,就会写下零散的语句,存在电脑桌面上那个名为的纯文本中。这些「想法」有读书时突然迸发出来的火花,有走在路上突然想到的妙语,还有从酒桌上听来的故事……有时,这些「想法」不能独立成篇,甚至是支离破碎的,暂且不管它就放在那,随时再有则继续往里放,每天都抽空看一下,感觉有的能成篇了,就开始动手写。字左右,正好是一篇随笔的篇幅。诸多文体中,我最偏爱写随笔,写作以来发表最多的也是随笔。随笔这种文体介于杂文和散文之间,没有杂文尖锐,但有杂文的思辨;没有散文优美,但有散文的节奏。随笔随笔,随便划拉一笔,看似随随便便的文字背后,得有作者的思考,以及蕴藏着的哲理。作家韩少功说:能想清楚的写随笔,想不清楚的写小说。我觉得很有道理,而且深有体会。年我发表了小小说《抱琴》,而最初却是想根据自己当年练琴的经历和体会写一篇随笔,但那篇文章我没有想清楚,自然也没表达清楚,文章先后投给五六家报刊也没有发表,想必人家编辑也看不清楚,然后就压在电脑里存了好几年。后来,我将它改写成小说,发表了。随笔不能表达的东西反而让小说给解决了,这可能正是文学的奇妙之处。但是,一旦决定写随笔,就一定要把它想清楚,即你写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要给人以何种启迪或启示……文学作品不同于日记,它是给人看的,要给人以助益,或者给人以美感,最次也要博人一笑。文字取悦自己容易,打动别人难。「我都把自己感动了!」这是最自恋的写作,千万要不得。在《今晚报》上发的这七篇随笔都贴在新浪同名博客写手参考里,只有一篇发在写手